智慧城市实现民生服务智能化高效化的探索

09.11.2014  12:05
  这几天,近江家园二园的老李家里,多了一张雪中送炭的护理床。
  老李的母亲几年前因为中风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夫妻俩一直商量着给母亲买张舒适的护理床,手头不宽裕,有些下不了手。
  看到“民情E点通”爱心接力板块上大家都在发布、认领爱心任务,老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发了条想要护理床的心愿,没想到,社区很快就给李先生带来了好消息——在职党员刘仁芳家里正好有张闲置的护理床,她在“民情E点通”上了解到老李的情况后,马上免费拿了出来……
   民情E点通 有服务还有“圈子
  “民情E点通”是上城区望江街道为进一步发挥在职党员作用,加强党员干部参与社区服务、直接联系群众机制而打造的智慧党建平台。
  平台由“运行管理”及“综合展示”两部分组成,以当下流行的手机APP为依托,设有“我来爆料”、“爱心接力”等板块:
  “我来爆料”涵盖了拍照视频、卫星定位、即时呼叫等功能,居民可以随时随地上传问题诉求。根据性质交由街道科室和区“平安365”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受理,截至目前,累计上报案卷6685个,其中95%已结案。
  “爱心接力”则可将读报陪聊、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纠纷调解等居民诉求通过微心愿的形式进行发布,由辖区党员、党组织进行认领。
  下一步,APP还将完善生活地图、服务预约、圈子等功能。其中,别出心裁的“圈子”板块,将包括政府主导和居民自主两种开设方式。政府主导建立的党建圈、商务圈、服务圈、社会组织圈等,将为党员群众提供各种需要的服务信息;居民根据需求自主建立的代购、拼服务、家装、化妆、摄影、培训等圈子,是由不同特长、不同兴趣居民组成的“趣缘团体”,可实现居民需求生活化治理、互动式服务。
   智慧”接地气 有整合更有创新
  如何让“智慧”接地气,真正实现社区服务的智能化、高效化,是我市在打造智慧型宜居城市中“智慧社区”的探索要义。
  “目前社区(村)反映最大的问题是社区需要操作的信息化系统太多、太杂。”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只有整体性考虑部门信息平台、部门数据的整合与衔接问题,才能真正减轻社区行政负担,促进社区治理的现代化。
  上线不到两个月,下载用户量超4000人次,这对于由一个街道推出的社区APP来说,是惊喜的数字!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也对这个“智慧云社区·民情E点通”服务平台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跟踪拍摄。
  为此,杭州正在整合各方资源,打破条线壁垒,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建立服务于民的融各职能部门于一体的“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当下,越来越多的街道、社区已经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
  江干区丁桥镇长虹社区与腾讯合作,开发了邻里社交产品“结邻公社”。今后,小区楼道的灯泡坏了,随手拍一张照片就可报修;居民家里安装的智慧盒子,还能提供家庭安防、远程控制、煤气报警等各种服务。
  拱墅区则针对一些年轻化、居民文化程度较高的社区或新建社区,推广智慧社区APP手机应用平台。居民注册后,可以通过APP了解社区近期举办的活动、社区办事流程、社区周边商户优惠信息,还可以跟社区预约办事、维修申报。
  小数据折射大时代。从衣食住行到购物就医,家长里短的细枝末节,都可以在社区内轻松实现——“美丽杭州”正在转型升级,真正让百姓生活因为科技的进步、城市的“智慧”而变得更加快捷、便利、省心。(本站编辑 刘娟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