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县大力推进“消除4600”工作

07.12.2015  14:11

    今年2月27日,省委正式决定给包括景宁县在内的26个欠发达县“摘帽”。不让一个家庭掉队,把幸福的阳光洒向每一个角落。景宁集各方之智,施扶贫之策,积极迎战消除“4600元”战役,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进行“精准扶贫”,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众创平台开启扶贫新模式

    今年以来,景宁县全面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将消除4600以下低收入农户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创新扶贫方式,构建“党建+农业示范基地+众创平台”模式,让农户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入股基地发展,摸索出“扶贫开发+互联网+X”和“互联网+创业者+参与者+政府+银行”的众创平台模式,通过互联网把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精准扶贫等扶贫方式有机融合起来,让公司和农户成为主要操作方和受益者,政府协调服务,助推“美丽产业”发展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目前已经搭建梅岐铁皮石斛创业平台、睿合育婴师创业平台和畲乡物流高山蔬菜配送创业平台等,为我县四万多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搭建了广阔的创业就业平台。


    政银保”金融扶贫能造血

    结合农村金融改革,探索普惠型金融造血路径,景宁县在2011年就创新了政府、银行、保险三方合作的“政银保”小额扶贫贷款模式,即低收入农户免息免担保,由政府统一购买“贷款保险”并贴息,涉农金融机构凭“保单”向低收入农户放贷的新机制。

    2014年景宁县在总结上轮小额贴息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第二轮小额贷款贴息,从贷款主体、贷款对象、贷款机制、贴息规模、贷款保险系统、贷款用途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截止目前,共发放贷款1.4596亿元,其中4600元以下农户2870万元。全县已发放丰收爱心卡16057张,其中4600元以下农户4562张。

    社会保障帮扶要兜底

    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如何帮扶?这时候,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作用关键。

  为此,景宁县一方面加强低保工作,提升低保水平。消除“4600元”战役打响不久,根据各乡镇(街道)调查核实,景宁县共有农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4562户10631人,其中已纳入低保五保5606人,约占52.7%,目前已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4752元/年。

    另一方面,整合专项救助,实现应助尽助、需助即助。三年安排资金290万用于低收入农户子女奖学金、低收入农户特别困难家庭子女就学救助、食宿救助;安排资金150万用于低收入农户大病医疗救助;整合省扶贫资金和县财政资金60万元用于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助学补助。根据年收入4600元以下农户具体困难需求,在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的基础上,开展教育、住房、就业、养老等救助,构建全面、立体的社会救助服务网络。

    同时,景宁县建立《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帮扶花名册》,对全县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进行了统一录入电脑、登记编册,包括农户基本档案、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等信息。针对未纳入低保五保的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全面落实县直单位和乡镇(街道)干部结对,切实帮助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落实,景宁县发放了‘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联系卡,要求所有干部联系、走访帮扶对象不少于2次,联系卡分为干部卡和农户卡,分别由干部和结对的低收入农户保管,每次走访都要在卡上详细记录帮扶情况并签字,确保做到农户不脱贫、干部不脱钩。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结对帮扶农户实现脱贫4562户,脱贫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