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佛协副会长智海法师于普陀山宝陀讲寺作《修行要接地气》佛学专题讲座

19.05.2015  13:45

2015年5月16日下午,四川省佛协副会长、四川内江市佛协会长、内江圣水寺方丈智海法师,应邀于宝陀讲寺作了题目为《修行要接地气》佛学专题讲座,普陀山各寺院僧众、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学生及随喜护法居士约400人参加。

智海法师首先在谈到为什么要同大家分享“修行要接地气”这个题目时,开门见山地说: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人都面临着各种压力,各种烦恼,同时又在满世界地追求享受享乐,追求金钱、名利和爱情等。并且大多数人眼光看不到长远,看不到下一辈子,乃至生生世世,不能跳出三界之生死轮回。针对这样的情形,智海法师提出,第一要修:安住当下的智慧,即修“人乘”;第二要修:看到下辈子的智慧,要一世比一世增上、一生比一生美好,即“天乘”;第三要修:四圣谛法,即“声闻乘”;第四要修:“缘觉法”;到第五乘,即修共同圆满的“菩萨乘”法。此五乘佛法是佛法的精髓,是觉照的智慧,没有觉照的智慧,根本谈不上修行,也是修行要接地气的第一个基础。第二个基础是做到反观自性,自我关照。法师谈到,不少的人对外面的世界、情行情势倒是看得比谁都清楚,就是自己看自己看不清楚,不了解自我,始终心在外面飞来飞去,替别人操心,却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该干什么,因此要善于自我关照,反观自性,觉悟自己和认识自己。“自己的烦恼病痛都不解决,还怎么能去帮助别人解决烦恼痛苦呢?”讲到修行接地气的第三个基础,智海法师提出“生活中的智慧”,生活也是修行,生活、工作、交往、家庭和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等,有烦恼,有压力,怎么办?就是因为佛法与生活实际脱节,明明都知道佛法是治烦恼痛苦的,反而不用、不会用和不善用,就是因为修行离开了实际,不接地气,修行没有目标,无的放矢,终归是失败的。法师说,把佛法智慧落实在生活中,就是接地气,把佛法融汇在自己的觉智观照中,也是接地气,其方向是在“身、口、意”三业上,“身、口、意”三业是自己根本的道场,是内心的焦点。不能把自己掩藏起来,倒是用佛法教理来装点门面,走过场,都不是接地气,如果这样,佛法是佛法,智慧是智慧,生活还是生活,同你的修行没有任何关系。更不要把自己弄得神乎其神的,要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苦集灭道”首先是苦,要修出离这些苦,三藏十二部佛典是最好的方法,但你不接地气,离开实际,也是不起作用。智海法师在讲座的最后,一再强调修行要掌握合理的方式方法,要面对自己,而不是面对别人;面对内在而不是面对外境,才能在自己身心上受用,并由己及人,由近至远,由事至理,才能在修学中圆融无碍。佛法就是要落实到实际,在生活中运用,否则是抽象的,不具体的,要使自己及每个修行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受用、妙用。

智海法师是本山开展常态化讲经以来第二次应邀来山弘法,讲座获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