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语文课也是科学课

26.11.2014  11:48

我省名师与港台名师

探讨跨界课程怎么上

语文课堂上教科学知识?没错,昨天大成岳家湾实验学校多功能厅就上演了这么一堂跨学科的课。来自长江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戴一苗,现场分享了一个以大猩猩珍妮觅食为桥段的绘本内容,并教学生根据绘本以及视频推理、预测出大猩猩珍妮在不同月份饮食结构。

与戴一苗老师一样,同样分享语文课教学的台湾老师陈俐伶,也带来了一篇科技课的课文,引导学生建构自我经验,学会客观与理性的分析。两位老师之所以在语文课上研究起科学知识,是感觉到目前中小学生的阅读种类受到了局限。

现在很多学生一碰到数学的应用题,就做不好,其实并不是他的数学解题能力不行,而是很多学生没有学好语言的应用,读不清题。我希望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能有更多科技类文章。”香港中国语文教育研究学会会长刘筱玲博士介绍,目前香港中小学正在推教育改革,非常重视“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掌握高级的阅读策略,学会分析、推理、预测。她曾做过调查,发现女生的阅读种类相比男生要单一很多,有的女士到了五六十岁时,还跳不开“爱情小说”这一阅读圈。

这样用心的教学探讨,正是下城区第七届“课堂节”之“名师好课堂”的内容之一,请浙江、台湾、香港的名师同台展示课堂教学和说课。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王贞颖 通讯员 俞冰欣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