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税改革提速的时候了

07.03.2017  23:36

  在这两年的全国两会上,“减税降费”无疑成了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

  毫无疑问,通过加快改革来“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是大势所趋,也是近段时期国家有关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

  但是,与企业税费改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涉及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个税改革,却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下楼”。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个税起征点经过三次调整,已经由800元提高到3500元。此后的数年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上涨8%,而个税起征点一直岿然不动。可以说,对广大民众来说,提高个税起征点有着强烈的现实诉求。自2011年起,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提议提高个税起征点,有的建议提高至5000元,还有的建议提高至8000元,有的代表甚至建议提高到1万元。而在今年的两会上,有关个税改革呼声依然强烈。

  事实上,有关个税不合理、亟需改革完善的民间呼声一直不断,国家相关部门对此的“正在研究”、“积极推进”的回应也有多次,但“靴子一直未能落地”的现实还是让广大民众多了几分遗憾。就矿业行业而言,在当前去产能的背景下,许多矿山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矿工收入明显下降。情况好点的企业,矿工每月的总收入加上下井津贴、高温补助等才有五六千元,却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明显有失公允。对此,近几年的两会上,来自矿业界的代表委员纷纷建议改革个人所得税,把诸如下井津贴等艰苦岗位补贴应提前扣除,不应纳入个税征收范围。

  在今年的两会上,民进中央提交的《关于提高劳务所得税起征点的提案》中指出,未来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是按照“基本扣除加专项抵扣”的方向来。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3500元的费用扣除额已然太低,提高起征点势在必行。

  台盟中央建议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合理设置减免额。台盟中央在今年的提案中认为,目前实行的个税制既未考虑家庭经济负担的差异,也未对纳税人的实际税负能力进行考量,从而偏离了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目标和原则。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表示,个税改革只动起征点而不动别的,不能体现改革的意义与应有水平。以后可以把工薪和劳务报酬、稿酬等其他收入,乃至利息收入,归起来按超额累进税率一并征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个人所得税优化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

  “现在的超额累进税率只覆盖工薪收入,实际上把个税变成了一种‘工薪税’。”贾康说,中国的个税被称之为“工薪税”,工薪阶层是缴税的主体,使大多数中等收入以下的百姓,成为给国库做贡献的主体。今后中等收入阶层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适当下调。同时,真正有支付能力的先富起来的一部分社会成员,应该适当上调税收负担。

  台盟中央分析认为,我国现行税收之所以沦为“工薪税”,与目前高收入群体避税途径多、监管乏力有一定关系。例如高收入群体的资本所得,海外工资代发,各类奖金、补贴、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等激励,房地产、矿产资源投资、私募基金、信托投资等资本活动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逃避个税现象,较弱了税收宏观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

  值得欣慰的是,个税改革经过这几年代表委员的持续呼吁,改革进程明显加快,具体方案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出炉。据了解,此次个税改革,提高起征点不再是重点,重点是建立新的个税制度,最终方向是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根本原则是把个人所得收入综合计算,然后根据相应的税率,考虑抵扣额。

  壮大实体经济离不开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就需要提振消费。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企税”改革与“个税”改革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通过“企税”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可以有效激发企业活力,增强企业发展的新动能,从而来振兴和壮大实体经济。而通过个税改革,提高起征点,科学征收,减轻中低阶层负担,可以有效增加居民收入,刺激和拉动国内消费,从而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台盟中央认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拉动内需是‘三驾马车’中最迫切的,而中产阶层是消费的主力。减轻中低阶层税负负担,或将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手段。

  个税改革,真的到了该提速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