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悦读盛典提名书单出炉 七大评委看到了这些

16.04.2018  02:33

  以春风与悦读之名,我们第六次相约。

  2018年3月4日,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指导,钱江晚报、浙江省新华书店共同主办的阅读盛会——2018博库·全民阅读周刊春风图书势力榜暨春风悦读盛典正式启动。

  火车站、地铁站、大型商场、校园、书店、咖啡馆……一个多月过后,“春风”已将对阅读的爱与关注带到了杭城的各个角落。

  4月10日,记者还前往杭州爱康温馨家园养老中心,在了解过“资深读者”们的阅读偏好与习惯之后,精心挑选,向老人们赠出了名列“好书60”书单上,以历史、传统文化读物,人物传记等种类为主的60册图书。

  在一周后的4月21日,春风悦读盛典将聚集国内知名作家、资深出版人、文化界名流在杭州举行一场大聚会——推出贯穿2017全年的春风图书势力榜并颁出八大奖项。

  最终的大奖得主尚待下周揭晓,但在今天,由春风图书势力榜七大评委——格非、李洱、程永新、江弱水、毛尖、路内、蒋方舟——及浙江省新华书店共同评选而出的提名奖名单已经新鲜出炉。

  名列提名榜单上的19部作品,均得到了评委的青睐,为之投出了珍贵的选票。

  我们观察到春风评论家奖提名奖得主毕飞宇、张定浩对小说这一文学体裁鞭辟入里的阐述,也从金翻译家奖提名者的作品中,读到截然不同的四个时空:奴隶制尚未废除的美国、二战后的日本与欧洲、新世纪的大都市、以及让人琢磨不透的未来。

  同时,我们也看到70后作家的崛起:17部由一位作家独立完成的作品中,有7部来自70后。提名奖得主中最年长的白先勇先生,已越耄耋之年;年轻的《飞行家》作者双雪涛和《温柔之歌》作者蕾拉·斯利玛尼,均是80后。

  19部作品,气质迥异,体现了2017年写作者们丰富、驳杂的气象。那么,究竟是哪些特质,让名列提名榜单上的19部作品得以脱颖而出?

  罗新,宁肯,刘庆……

  历史与日常,他们有更多的写法

  提名奖的19部作品,无论是哪类写作,不少作者将笔力聚焦于现实。

  ●早在3月份“好书60”书单亮相之时,评委格非就观察到今年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之一:对“社会、历史及日常生活的细致考察和关注”。

  如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所著的《从大都到上都》,罗新用行走的方式去书写历史——自北京健德门启程,沿着古代辇路北行,从元朝时的大都位置,步行抵达当时的上都。步行距离:四百五十公里。

  “我了解自己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社会吗?我所研究的那个遥远迷蒙的中国,和眼下这个常常令我大惑不解的中国,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怀着这样的疑问,罗新踏上古道,同时将这段旅途与博大的中国历史对照,同个人记忆和个人阅读史勾连。

  于是,“我行得良友,夜宿健德门”这样的诗词,“率三宫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幸上都”这样的历史记载,和“每次旅行都是朝圣”这样国外旅行家的格言,相继被读出更为深远的意味。

  罗新也将挤满汽车的公路和立交桥下的自拍诚实地收录:《从大都到上都》就这样将东与西、古与今编织成一束。

  ●同样是在北京开启一部书的写作,小说家宁肯的非虚构作品《中关村笔记》得到了评委李洱的盛赞:“用气势磅礴的笔触将经济发展过程中鲜活的人物记录。

  《中关村笔记》因选取如柳传志、王选、冯康、吴甘沙、冯军、程维等不同时代成就卓著的19位中关村代表人物,有了叙事的广度,又因自上世纪中期始的时间范围,获得了对“中国硅谷”观察的纵深。

  “我已彻底忘掉了小说,成了一个记录者、沉思者。穿行于中关村的高楼大厦,离开熟悉的自己,见各种各样的人,写从未写过的文字。”去年6月,两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得主宁肯在受记者采访时这样回答。

  这些“从未写过的文字”揭开了萦绕在科技企业家、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身旁的“迷雾”,让读者能够清晰见到芯片与软件背后,血肉丰满的“中关村人”。

  ●评委程永新从刘庆的《唇典》中读到了大东北的磅礴,也读到并驾齐驱的两条线——

  一条关于历史的线,将东北上世纪上半叶充满磨难与抗争的历史充满想象力地表达;另一条关于灵魂的线,则向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萨满”精神文化抒情、致敬。

  将两者连接,刘庆希望能为东北这片土地擦亮一点记忆:“萨满口口相传的说唱穿透了历史和时光,才让历史的文脉绵延,在今天得以整理和流传。这种“唇典”超越了口述历史,是一种精神的动力和源泉。”

  刘庆在创作《唇典》的过程中做了非常深入的史料研究,反复细读、考察后,他对东北近代历史和萨满传统的认知,有时会让他求教的专家都感到惊讶。

  ●法国作家蕾拉·斯利玛尼的《温柔之歌》开篇,倒叙故事的“终曲”,是保姆杀害孩子的沉痛表达。

  去年8月接受记者专访时,译者袁筱一感慨于斯利玛尼叙事的犀利:“几乎是一笔带过,却又句句都在痛点上:阶级、文化、种族,或许还有性别。

  涉及个体生死的社会新闻,最近一年在国内时有发生。今年3月,应邀作客清华大学的斯利玛尼说,她更加注重人物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女性是如何来理解社会对女性的这些要求?她们为此而感到有哪些痛苦?我更希望了解社会与女性之间的冲突。

  《温柔之歌》塑造的保姆与女主人形象,对这些发生在女性身上的冲突与痛苦采用了克制、冷峻的表达,但斯利玛尼也同时强调“共情”的重要:“比如一位女性不想一直当妈妈,或者不希望有暴力的性关系……人们会认为这些想法是不道德的。

  斯利玛尼的目的是,不管笔下的这些女性形象有什么样的思想,读者仍然能够感到同情,在她们的身上能够找到共鸣。

  宋没用,科拉,梁光正

  他们以自己的生活

  折射时代变化

  今年提名奖得主的另一大特征,是对个体的聚焦与关注,深掘一个人,一段生活。

  评委蒋方舟认为,中国的创作者们正越来越回到个体,用个体面对时代的匍匐、无措、变形,来折射时代的变化。

  一个散发着驳杂光芒的父亲、一个朝着自由行进的美国黑奴、一个“没用”的苏北女人——他们在作者笔下,同时倾诉着自我,也倾诉着各自所处的时空。

  ●《写一个苏北女人在上海的人生故事,叙事从上世纪20年代延伸到90年代。这样长跨度地书写一个人的生命,用70后作家任晓雯自己的话来说,令她,“查瞎了眼睛

  宋没用,一个被命名为“没用”的她,一生里赡养双亲,接济兄弟,抚育五个儿女,在上海艰辛地立足下来。个人生活的辛劳还并非全部,宋没用也在时代的推动下漂流着。战争、饥荒、政治风波,任晓雯将这些影响了数以亿计中国人的事件,像风一样,吹到宋没用这面帆上,给读者看她的走向。

  读者给《好人宋没用》的数百条点评里,许多“怒其不争”,许多“同情”,还有许多“钦佩”:这样一个女人,在所有的恶意和逆境面前,作出或对或错的选择,努力活着。

  ●大洋彼岸,另一个努力活着的女人,是《地下铁道》中的少数族裔女孩科拉。科拉在内战爆发、奴隶制尚未废除的美国,从南部逃往北部,是一次奔向自由的“奥德赛”。逃亡路上,科拉错手杀死一名白人男孩,在博物馆的橱窗内表演黑奴真实的历史,见证了对黑人的绞刑与猎杀。

  “你也许认为自己的不幸是独一无二的,可是真正的恐怖在于这是普遍的不幸。”作者怀特海德这样写道,在他笔下,科拉的旅途并非是英雄主义的。从她和一众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怀特海德为那个似乎已经结束,但仍然深刻影响着美国社会的时代,谱写了哀歌。

  ●著有“梁庄”非虚构作品的梁鸿,本次以小说《梁光正的光》入围春风图书势力榜最后的角逐。

  梁光正爱自己的五个孩子,却又为了自己的坚持与固执,不断伤害他们。他是农民,却常年穿着干净的白衬衫。梁光正煽情、自嘲、乐观、坚持己见,个性如此强烈,却又始终缠绕在家庭关系中,为了他心目中的善而奋斗。

  小说出版后,有评论者说,这个很“”又特立独行的父亲形象,已经超越了他的土地,超越了城里人或乡下人的父亲形象。

  评委毛尖感到,“梁光正”这个“在暗地里发光”的父亲形象,接续了文学史里中断很久的‘地父’形象。“这个形象,属于辗转反侧后的中国,属于21世纪。

  青鸟,宝珠,红楼梦

  在高速发展中

  传统文化更为必需

  今年的提名作品中,有诸多着眼传统文化的作品。评委程永新认为,这样的书,是当下特别需要的——在经济高速发展了几十年的中国,读者需要接触传统文化,需要慢阅读。

  ●“我们对自己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太贫乏了,”去年初接受记者专访时,《青鸟故事集》的作者李敬泽说,“大家都在谈国学谈传统,可是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波澜壮阔、千差万别,你说的是哪一段哪一块儿?

  让李敬泽说,他在《青鸟故事集》中说明朝的基督教传教士利玛窦,说缠足,说王朝之间的书信传递,沉水、龙涎背后的诗词与讲究,古今中外“巨大的鸟和鱼”。每个话题或形象背后,李敬泽并行的旁征博引和想象力,将东西方文化串联、对照。

  “《青鸟故事集》的写作方式,可能会在以后成为一种新语法。”评委毛尖说。

  ●《藏珠记》记录唐朝长安城的女孩唐珠,收留了一位生命垂危的波斯商人,波斯人临终时赠给她一颗能葆青春且长寿的珠子。以此,女孩活过了1000岁。她携着了然于胸的诗词歌赋和烹饪食谱,立足在现代社会。

  “中国古典文学史上那些伟大的记录者和书写者,他们是我这个原创者背后潜藏着的另一种意义的原创者”作者乔叶在书后记中写道,她致敬《独异志》、《广异志》、《资治通鉴》等关于“波斯人”和“珠子”的那些故事。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说得有多细?这部在白先勇先生开设的《红楼梦》导读通识课基础上撰成的逾千页的著作,将《红楼梦》的120回,一回一回地剖析。

  近年来,白先勇致力于两岸昆曲复兴与古典名著《红楼梦》的重新解读与推广。

  有评论者感叹,耄耋之年的白先勇从小说家的视角出发,侧重解析了《红楼梦》小说艺术的“现代性”——神话构架、人物塑造、文字风格、叙事手法、观点运用、对话技巧、象征隐喻、平行对比、千里伏笔,再从小说延展开去,谈文学、美学、哲学、昆曲。

  白银图书奖(虚构类)

  《梁光正的光》 梁鸿

  人民文学出版社

  《飞行家》 双雪涛

  广西师大出版社

  《好人宋没用》 任晓雯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藏珠记》 乔叶

  作家出版社

  《唇典》刘庆

  作家出版社

  白银图书奖(非虚构类)

  《青鸟故事集》 李敬泽

  译林出版社

  《从大都到上都》 罗新

  新星出版社/新经典文化

  《中关村笔记》 宁肯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金翻译家奖

  《温柔之歌》 [法] 蕾拉·斯利玛尼 译者:袁筱一

  浙江文艺出版社

  《地下铁道》 [美] 科尔森·怀特黑德 译者:康慨

  上海人民出版社

  《远山淡影》 [英]石黑一雄 译者:张晓意

  上海译文出版社

  《未来简史》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林俊宏

  中信出版社

  年度致敬奖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上、下)》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春风文学原著奖

  《无证之罪

  紫金陈 湖南人民出版社/浦睿文化

  《芳华

  严歌苓 人民文学出版社

  春风评论家奖

  毕飞宇 《小说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张定浩 《职业的和业余的小说家

  山东文艺出版社

  新华悦读奖

  《人民公开课》 “名家领读经典”课题组

  浙江人民出版社

  《温柔之歌

  作者:[法] 蕾拉·斯利玛尼

  译者:袁筱一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2017经典版)

  编者:林崇德

  浙江教育出版社

  为什么《人民公开课》能拿奖

  离4月21日,正好还有一周——由钱江晚报与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联合举办的2018“博库·全民阅读周刊春风图书势力榜”,将在这一天举行颁奖盛典。

  4月21日下午,春风悦读盛典将颁发年度白金图书奖、春风致敬奖、白银图书奖(虚构类及非虚构类)、金翻译家奖、春风文学原著奖、春风评论家奖以及新华悦读奖等8个重磅奖项。

  在这8个奖项中,新华悦读奖的候选图书,是来自上一年度的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的大数据平台。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小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年来,浙江新华始终贯彻“坚持科技引领、坚持应用全覆盖、坚持自主研发”的方针,打造出了一个为出版社、发行集团以及零售门店提供大数据服务支撑的大数据平台。

  而平台上的数据,很大一部分是基于读者的购书倾向。这也意味着新华悦读奖,反应出的是读者在过去一年中的阅读倾向与趣味。

  所以,我们打算先开一个小惊喜,提前揭晓新华悦读奖——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17年8月发行的《人民公开课》。

  而今年获得新华悦读奖提名的另两本书,分别是:

  《温柔之歌》 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法] 蕾拉·斯利玛尼 译者:袁筱一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共4册2017经典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编者:林崇德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这是《人民公开课》的前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的第一句话,“旧的世界秩序正在崩溃,新的世界结构正在形成,中国应该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

  正在逐渐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80、90后,对于近代中国变化之剧烈的感受已不及他们的父辈那般深刻。而更年轻一辈的尚在校园中成长的青年学子,对于当下的诸多路径与选择往往有所踟蹰。而这种踟蹰,是其师长们所不愿看到的:“如果不深入理解中国制度形成于变革的路径,我们就不可能理解今天的选择。要开启中国的未来,必须深刻理解中国的过去。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正是这些忧心忡忡的师长之一。他曾叹息说:“现在的问题是:马克思的原著、毛泽东同志的原著,没有人认真读,单凭道听途说,就说他们过时了。”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伟大的民族复兴都需要人民的集体拥护与扶持,年轻人则更是这一力量的中坚军。作为年轻人,在韩毓海看来,必须要“正确认识世界大势、中国大势”, 还要能“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对于广大青年来说,向来就有‘处理好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之间关系这个问题。但这二者之间不是矛盾的,为自己干事、为自己进步忙活,这不难,难的是为国家、为人民、为天下办事,这就难了。为天下而办事,拼命为正义的事业而工作,这就是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统一。”鼓励和引导年轻人熟悉共产党的思想制度成了韩毓海一直以来的心愿与行动。

  于是,2017年就诞生了这样的一门公共课。2017年5月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后,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邀请知名专家学者,面向北京多所高校的1300多名学生开设“名家领读经典: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课,记两个学分。

  事实证明,韩毓海及课题组的努力颇有成效。学者们走进课堂的这一年,学生到课率超过95%、“抬头率”接近100%,现场总是掌声阵阵。最终专家们的讲义被精选编辑成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而我们也因此得以看到这些学者们在课上与普通讲师之间的区别:在学者们眼中,没有什么知识难点是不能通俗易懂的。

  主题书如何成为畅销书

  《人民公开课》在豆瓣上也颇受好评。比如网友“江海一蔌翁”是这样评价的,“讲课的学者都是既正视中国的发展路径与现实逻辑,又富有家国情怀的名师。这一课程系统讲述中国模式的历史渊源、发展特点与国情基础,在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纷呈面貌的今天,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

  浙江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虞文军认为,主题出版工作一直以来是出版单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也是出版单位提升社会影响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前主题出版正迎来大好机遇,但如果不创新出版方式,也会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主题出版要善于学会讲故事,无论是对理论的深入研究还是通俗的宣传,无论是对政府政策的解读还是对现实的总结,都需要以叙述作为支撑,否则很容易成为呆板的宣传材料。因此,对于出版社而言,唯有顺应时代、贴近人心、引领读者的主题出版物,才能真正得到市场的欢迎。

  《人民公开课》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在虞文军看来,《人民公开课》的成功,首先就是内容的创新。课题组遴选讲师的标准之一是“人气”——金一南、李零、胡鞍钢、李稻葵、韩毓海、温铁军、王义桅等,都是政经社会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名专家,对中国发展有专业研究和新颖创见。其中多位是畅销书作者,或社交媒体上的学术“网红”。他们结合各自的学术研究领域,以古论今,旁征博引,以宽广的历史视野、深厚的思想为读者奉上了一场阅读盛宴。在内容话语表达方式、叙述形式上做了一些创新。

  虞文军认为做主题出版物,既要关注图书的时代特色,又要积极回应当下社会关注的问题。《人民公开课》以问题为导向,目的是解决目前高校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教材语言乏味、与现实脱节的困局。《人民公开课》的作者均是名教授、名学者,有极高的理论素养水平,且在学生中有很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由他们出面为高校思政课“背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下思政课“有理说不出,说出传不开”的难题。全书以提问的方式来切入。“什么是我们几千年来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什么是我们建设与改革的基本经验?”“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头’?”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著述方式是一种创新,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将读者带入仿若课堂互动的场景中,读者带着问题来阅读,增强了理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正如相关人士所言:“大学生不是不爱听思想政治课,而是要听高水平的、讲得有道理的课。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民公开课》上市之前,就有多篇讲义通过微信公众号在朋友圈传播,由于学者们深入浅出、趣味横生的讲述,分分钟在朋友圈里形成爆款。而这些爆款,也很好地推动了该书在2017年的销售和阅读。


钱报读者的书单“最爱”就在这里
钱报读者的书单“最爱”就在这里 与舒国治过一个理文化厅
2018博洛尼亚童书展:中外童书出版人碰撞了什么
  随着中国童书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文化厅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收录112位校友及亲属“联大记忆”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仪式10月31日在云南师文化厅
浙江省民间职业剧团联盟成立
  10月30日,浙江省民间职业剧团联盟在杭州成立。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