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星巴克致癌”刷屏? 听浙江权威心内科和肿瘤专家说真相

02.04.2018  10:21

1.丙烯酰胺在食物中广泛存在,高温油炸烧烤会产生

2.丙烯酰胺对人类致癌证据有限,致癌性存在不确定性

3.中国人摄入丙烯酰胺的主要途径是家庭烹饪,炸土豆片平均含量最高

4.每天33杯以上中杯美咖,你才“可能”摄入过量

5.食物是否致癌最关键的是“量效”关系,少吃油炸、烧烤食物总没错

咖啡致癌的文章这两天热传,很多人都在朋友圈晒星巴克:想了想还是喝一杯压压惊吧。

事情起因要从美国洛杉矶高等法院的一纸判决说起。3月28日,一名洛杉矶法官裁定,星巴克及其他咖啡公司必须在加利福尼亚州出售的咖啡产品包装上,标明“含丙烯酰胺”的“致癌警告”。

美国全国咖啡协会首席执行官威廉·默里回应加州法院裁定时说:“咖啡已经被反复证明为健康饮品。”作为被告,星巴克等90多家公司可以在4月10日前提出异议。根据法庭文件,其他被告还包括绿山咖啡、卡夫食品公司、7-11和麦当劳等知名企业。原告代理律师拉斐尔·梅茨格说:“有十余家被告已经达成和解并同意警示风险,其中7-11公司是最近和解的企业之一,后者同意支付90万美元。

相关诉讼尚未结束,下一阶段将确定民事罚款金额。美联社报道,罚款金额或许将是天文数字,执行难度非常大。

咖啡致癌不是个新鲜话题

几十年前就在传了

咖啡致癌”这种说法的历史,差不多快30年了。

早在1991年,咖啡确实曾被权威的IRA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2B类致癌物(致癌可能性较低的物质)。但在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文特别明确地指出:咖啡不存在致癌危险性,只要别太烫就行。因为如果习惯长期喝65℃以上的热汤、热茶,包括热咖啡,是被确证容易增加得食道癌风险的。

而这场咖啡诉讼,其实8年前就开始了。

2010年,国际学术期刊《食品与化学毒物学期刊》(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精确给出丙烯酰胺的致癌剂量为每公斤体重2.6μg-16μg每天。

同年,美国一家非营利性组织“毒物教育和研究理事会(CERT)”向洛杉矶高级法院提起诉状,状告多家制作和销售咖啡的企业,包括星巴克和7-11公司。其声称咖啡在烘焙过程中会产生丙烯酰胺,因而咖啡存在致癌性,并要求根据1986年通过的65号州法案(即《安全饮用水和有毒强制执行法案》)强制相关企业的咖啡产品标示致癌警告。

诉状写到——被告没有告知消费者喝咖啡可能摄入丙烯酰胺,这种做法违反加州法律。咖啡行业则认为,这种物质在咖啡中的含量极低,对健康无害,应被法律豁免。另外,丙烯酰胺在咖啡烘焙制作过程中自然产生,使咖啡更加可口。

诉讼最后不了了之。

丙烯酰胺到底是什么?怎么来的?

丙烯酰胺其实是一种日常饮食中非常常见的化合物——

生的食物和用沸水烹煮食物,丙烯酰胺含量不高;

但所有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食物,经高温(>120℃)油炸、高温烧烤,其还原糖(特别是葡萄糖和果糖)经褐化反应,都会产生丙烯酰胺。

早在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评估丙烯酰胺的致癌性,认为有足够证据证明丙烯酰胺会令实验动物患癌,但没有足够证据显示丙烯酰胺会令人类患癌,所以把丙烯酰胺分类为2A级致癌物——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

该评级沿用至今。而我们已知的常见致癌物如烟草、酒精饮料、烤肉、中式咸鱼、含马兜铃酸中药等因含有尼古丁、乙醇、苯并芘、亚硝酸胺类化合物和马兜铃酸等,都属于1级致癌物(注:1级致癌物明确致癌,2A级致癌物因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其致癌性存在不确定性)。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章贝佳 王真 金晶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