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西兴 有着一爿爿过塘行

18.08.2017  21:44

滨江区西兴,有一条河叫官河。

官河上舟来纤往,吆喝声此起彼落,门前是挑夫们的划拳声、孩子们的笑闹声、香客们的聊天声……童年记忆对于71岁的当地居民张翊乔来说,已经很模糊了,唯独发生在西兴老街上的一切,依然深深刻印在他的血脉之中。

与官河密不可分的,就是那一爿爿过塘行。

过塘行就是现在的物流中心

过塘行是古时一种特殊行业,设于水陆码头、交通要道,门面不大,一两层门面,主要起到货物中转的作用。放到现在,用时髦的话讲就是“物流中心”。

过塘行开在交通要道,古时的西兴镇(现西兴街道),就是这样的地方。

在那个没有飞机、火车的年代,水路就是高速公路,作为浙东运河起点的西兴,自然是水陆要冲。南北的客商、东西的货物在这里集中中转,通过水路,富裕的萧绍平原上的物产,得以源源不断北上。

老底子最繁华的时候,西兴老街上一排门面过半是过塘行,最多的时候有70多家。”张翊乔说,他家的过塘行叫张德茂过塘行,从爷爷的爷爷开始,一直到他的爸爸,还经营着过塘行生意。

上世纪50年代,这里还很热闹。钱塘江上只有一座钱塘江大桥,开的还是烧木柴的蒸汽汽车,我家门前的水面上,都是船,接天荷叶似的,小孩子们可以在水面上玩,从这一艘跳到那一艘,又从那一艘跳到另一艘,如履平地。”张翊乔说。

过塘行带动了西兴的发展

因为有了过塘行,西兴老街的其他生意也十分红火。老街的官河两边,当年有汤宝楼茶店、延春堂药店、沈大昌南货店、祥茂肉店、杨永和布店,还有酒作坊、酱园店等,进了老街,吃穿住行,休闲娱乐,一应俱全。

汤宝楼茶店生意最为兴盛,在临河处设有一长溜美人靠,船头脑们喜欢去那里,倚着美人靠喝茶,一边喝茶,一边观赏官河热闹景致,亦可看管自己的那艘乌篷船。

张家的过塘行,当时是专过烟叶、茶叶的,建于清末,原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主楼为二层砖木结构,主楼后带着披屋。可惜,现在只剩了一间,室内板门、隔扇、阁楼、桌椅,倒都是保留着旧时样式。

张翊乔老人说,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有了汽车,后来有了轮渡(在西兴和南星桥之间),再后来,钱塘江的江面往北退、往西退,一直退到了十里之外,西兴老街慢慢安静下来。

现在,拆违法建筑,修复老房子,河道也整了,西兴老街和官河,有了新模样。”张老伯笑呵呵地说。

借助城市升级改造,沉寂了几十年的西兴老街有了新生。西兴街道机关党委副书记颜新龙介绍,很多老人把家里的老物件捐了出来,现在都成列在西兴老街口的西兴过塘行码头专题陈列馆内,有机会时不妨去参观参观。

据杭州日报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