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起上高速,走多少路收多少费

14.05.2015  09:38

    ETC以前无法识别通行路径,导致有时收费偏高,

    我省破解难题,不再按最短路径收费

    昨天,来自省公路局消息,我省将对行驶高速公路的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车辆,按实际行驶路径计算并收取车辆通行费。一直令人关注的ETC路径识别技术难题,终于得以破解。根据省交通厅和省物价局联合发文,ETC车辆可按实际行驶路径收费,走多少路,缴多少费,更科学合理。

    最短路径收费高过实际路径收费

    浙江车主很纠结

    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开通后,有车主发现,走同样路程路线,用ETC和取卡(复合式卡),高速公路收费出现差异。

    浙江车友们反映最多的是诸永高速。据了解,2010年诸永高速全线开通后,从杭州到温州有三种选择:走甬台温、金丽温或诸永高速。以一类车为例,走诸永高速323公里,需要195元;走甬台温是356公里,需要185元;走金丽温高速是396公里,只需180元。由此可见,诸永高速虽然路径最短,但由于其中所建隧道桥梁众多,收费反而最高。

    出现差异的原因是ETC按照最短路程收费,而取卡是按照实际路程来收费。那么,为什么ETC不能按实际路程收费呢?据了解,我省及全国的ETC技术系统无法识别通行路径。省公路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当时无法识别路径的情况下,按最短路径计算相对合理。因为人们出行一般偏向于选择最短路径,按照最短里程算,对司机而言,多数情况下是合算的。但随着我省道路日趋复杂,部分高速公路有大型的隧道、桥梁,因其建设难度大、投资较大、维护成本高,除基本里程费外,实行叠加收费。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使用ETC的司机而言,部分站点间按最短路径收费反而不便宜了。

    ETC按实际路径收费晚了

    “”点在哪里

    从2012年5月15日,我省高速公路开始实施按实际行驶路径收费。车辆驶入高速公路网至驶离之间通行经过的路线,为车辆实际行驶路径。借助于全省高速公路使用的复合通行卡,记录车辆在路网内实际行驶的路径信息,在每个高速交叉口均有信号发送到复合式卡内,复合式卡会记录下所走的路,在收费时即可识别路径。根据这些信息结合相关通行费费率参数,计算出应缴纳的车辆通行费。

    ETC按实际路径收费晚了两年多,原因在于我国的ETC国标采用的是5.8G频段短程通信技术,技术精度高,安全性好,但识别范围仅20米以内,主要适用于收费车道低速通行的环境。以往,ETC技术系统在主线车辆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无法识别通行路径。在全国范围的高速均是如此。

    2014年初,专项课题通过中期鉴定后,立即组织应用成果,在全省高速公路范围开展路径识别系统的建设。虽然要求高、时间紧、施工难度大,但各路段都在整体推进;同时通过与周边省市协调,我省顺利完成所有合建省界收费站应用的调整升级。2014年10月,全省路径识别系统建成,12月投入模拟试运行,通过近5个月的试运行,系统各项功能稳定可靠,具备了ETC车辆按实际路径收费的技术条件。

    在刚下发的《浙江省高速公路实行按实际行驶路径收费暂行规定(2015年修订)》中,复合通行卡或电子标签(即ETC)作为高速公路一般的通行凭证,具备记录路径标识信息的功能。每次使用时,以通行卡内或ETC内记载的路径标识信息,确定车辆实际行驶路径。5月15日起,全省高速公路实施所有车辆按实际行驶路径收费。也就是说,ETC终于可以与复合通行卡一样,走多少路,收多少费。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通讯员 杨瑛华 记者 林燕        编辑:高婷婷       
1-7月浙江网络零售逆势增长10.6%
  中新网杭州9月14日电(记者 郭其钰 实习生 苏礼昊)14日于杭州举行的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奎介绍,1至7月,浙江累计举办促销费活动近1600场次,实现网络零售额超1万亿元,同比增长10.浙江网
浙江近五年基础研究经费年均增长21.1%
  中新网杭州9月10日电(钱晨菲 徐翘楚)“浙江正在加大投放,补齐基础研究的‘短板’。据统计,浙江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从2015年的26.浙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