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防火小常识

09.02.2015  17:15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您和家人时时具备消防安全意识就能远离火灾的发生,警方提示:

1、父母老师要教育孩子学生养成不玩火的好习惯。

2、生活用火要特别小心,附近不要放置可燃、易燃物品。

3、不能超负荷用电。

4、任何人发现危及公共消防安全的行为,都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5、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疏散通道畅通。

6、消火栓关系公共安全,切勿损坏、圈占或埋压。

7、爱护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8、发现火灾速打报警电话“119”。

家庭防火

1、电视机、电冰箱要与墙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利通风散热。

2、使用电熨头熨衣服,要将熨斗放在耐火的砖、石板、铁支架上。不要在无人看管时接通电源,更不要在熨衣服的间隙不拔掉电源就去干其它的事,用完后要及时拔下插头。

3、不要随便延长电器设备的导线,尤其注意不要在家具和地毯下面拉设电线,防止搬移家具或人员踩踏发生短路引起火灾。

4、电路保险丝(片)熔断,切勿用铜线铁丝等代替。

5、电器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

6、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可燃材料。

7、蚊香要放在支架上,放在远离纸、木桌等易燃物的地面上,不要在窗台等容易被风吹到的地方放蚊香。

8、生火时,不要使用汽油、煤油、柴油和酒精等助燃,以防它们猛烈燃烧引起火灾。

夏季家电防火

由于夏季高温、多雨、雷击,因此是家用电器火灾的高发季节。警方提示:

1、为家电降温。夏季气温高,家电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产生过高的环境温度。而过高的温度,除了影响家电的使用寿命外,一方面能加速导线、线圈等绝缘层老化,出现短路起火;另一方面还能直接引燃家电上的可燃部件或周围的可燃物。为家电降温的具体做法包括:控制好家电的使用时间,限制热量产生;保证空气流通,及时散热;尽可能使家电远离其他可燃物等。

2、家电防潮。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易造成家电有关部件受潮,导致漏电、短路、起火。因此,不能让雨水或其他液体淋到电视机等家电上。使用电冰箱不要用水冲洗,防止温控电气开关受潮,产生漏电打火,从而引起内胆及保温的塑料燃烧等。

3、家电避雷。安装防雷设备也是家电防火的必要措施。部分使用电视室外天线的居民,要安装避雷器且有良好的接地。当然,最安全的办法是雷雨天尽量不使用室外天线。

安全使用开关、插座

开关和插座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如果选型、安装或使用不当,极易引发火灾事故。警方提示:

1、正确选型,即根据家用电器的总容量及具体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开关和插座。

2、开关、插座的额定电流及额定电压均应与用电实际相符。不可任意超负荷,以免线路过载造成短路引起火灾。

3、闸门式开关应选用相匹配的保险丝。不允许任意更改尤其是加粗熔体,更不允许用铜、铝、铁等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4、灯头插座在过载时极易发生事故。因此不可将电熨头、电炉、空调等大功率电器接入灯头插座使用,以免引发火灾。

5、开关、插座应尽量安装在干燥、清洁、无尘的位置,以免受潮腐蚀造成短路而引发火灾。

家中莫放汽油

不少家庭都拥有机动车,一些居民为了图方便在家里贮存一些汽油,这种做法非常危险。一旦油气泄漏或瓶子倾倒,遇到火花,顷刻便酿成火灾,不但自己受害,还将殃及四邻。因此,家里千万不要贮存汽油。

安全使用电褥子

家庭中使用电褥子比较普遍,使用不当极易引发火灾。警方提示:

1、使用电褥子之前,一定要看清使用电压与家庭的电源电压是否一致。

2、应防止弄湿电褥子。电褥子被弄湿容易破坏电褥子的绝缘性能,造成漏电或短路事故。

3、减少折叠次数,避免折断电热丝,防止造成短路。电褥子不宜铺放在“席梦思”和沙发床上,防止因揉搓弄断电阻丝,应在硬板床上使用。

4、要按说明书的要求使用电褥子,通电时间不能过长。

5、普通型电褥子不要与其它热源(如:热水袋、火坑)同时共用,以免造成局部过热。

6、电褥子使用后要拔掉电源插头。

餐馆用餐防火

1、在用餐时,意识到可燃气体发生泄漏,应及时告诉服务员,让他们来进行处理,不要自行处理。

2、意识到泄漏情况较为严重时,不要拨打手机。

3、穿高跟鞋,注意走动步幅不要过大,因为高跟鞋的金属鞋跟可能会和地面摩擦形成火星。

4、身着化纤衣服,做各种动作时一定要轻柔,因为化纤亦会引起摩擦,从而引起火花。

5、发现服务员摇晃液化石油气钢瓶以充分利用瓶内气体时,应及时制止。

6、服务员在点燃火锅时,如果是先开气、再点火,应提醒操作顺序发生了错误,并告之应先点火,再开气。

7、发现餐馆还在使用已经严禁使用的卡式炉,应予以拒绝,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