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昙社区做了一个新尝试 五六十岁的照顾七八十岁的

05.10.2016  11:09

凯旋街道景昙社区招募低龄老人做志愿者,跟高龄老人结对,聊天、做饭、洗衣、打扫、送医院、配药、装个电灯泡等,不管大事小事,只要高龄老人有困难,这些志愿者就会出现在他们面前。

景昙社区有退休人员690人,70周岁以上人员326人,93位空巢老人,属于老龄化社区。

据社工透露,自从高龄老人跟低龄老人结对后,七八十岁的老人心态上变年轻了,老人身体万一有些意外,子女不住在一起,有了低龄老人的照顾,能第一时间把他们送往医院救治。

目前,参加“朝夕相助”的志愿者低龄老人达到38位,有七八十位高龄老人受惠。

58岁陈小平结对5位老人

在景芳二区,58岁的陈小平是出了名的孝子。

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心态乐观,逢人就笑,见到年纪大的老人,他就使劲拍拍手,高龄老人多半听力不好,拍手变成了他认为跟老人打招呼的方式。

以前,陈大哥在杭丝联上班,现在打打零工,做做保安,是个朴实憨厚的男人。当年母亲身体不好,他抛下工作全心全意照顾,跟哥哥两人24小时轮流值班照顾了四年,母亲活到了100岁去世。

与他结对的是91岁高龄的吴连珠奶奶,老家丽水市松阳县。现在陈大哥尽量帮老人解决各种生活上的困难,修水龙头、换灯泡、聊天、偶尔还帮忙买菜、做饭……

陈大哥说:“换位思考看看,有一天我也会变老,也会希望有人可以照顾我,陪我聊聊天。

陈大哥住在离吴奶奶家不到三分钟的隔壁楼,只要吴奶奶有事,就算是三更半夜,他也会立马起身去照顾她。

吴奶奶乐呵呵地向陈大哥汇报:“今天我真能干啊,绕着下面走了七圈,一千米嘞。

你不好多走路的,再这样要吃批评了。

知道了,知道了。”吴奶奶答得比小孩子还乖。

下午4点10分,陈大哥跟我们说,再会啊,你们先走吧,我还要去帮一个大妈炒两个菜。

原来陈大哥不止结对一位吴奶奶,他一人结对了5位老人。接下来他去的这户人家,是一个90岁的大妈,四个月前双脚骨折,现在有点好转,差不多大半年没出门了,“我陪她先聊天,然后烧菜,今天烧油爆明虾和炒四季豆。

56岁“小来”照顾83岁黄宝珍

小来”(老人们习惯这么叫)是景芳二区的居民,社区协管员,是“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的发起者。

她先讲了母亲的故事——

我母亲75岁,父亲没了后,她一个人在家,我经常听她说,楼上邻居怎么怎么好,雨大出不去,楼上就帮她烧饭……他们帮我母亲,我也多帮别人(指高龄老人)一点。

跟她结对的老人叫黄宝珍,两人一个住5单元,一个住1单元。“小来”每天出家门,要路过1单元,总要去黄大妈家转一下,陪她聊个天,看她有什么需要。

下午,“小来”带我到黄大妈家。黄大妈双腿走路不便,坐椅子上说手麻、头痛、腰痛……还没说完,“小来”就上前给她按摩手臂、肩膀,过了几分钟,老人家说感觉好多了。

陪黄大妈聊天,是“小来”每天必做的事,聊孙子、聊儿子,聊过一遍,可能第二天还得聊同样的内容。

小来”说:“我擦个窗、晒个衣服,就是做些平常的小事,聊天的时候,顺着老人家心意聊,让老人家开心就好。

社区里人说,黄大妈看到“小来”就像看到女儿一样的,老远看见就打招呼。“小来”在一楼晒棉被的时候,黄大妈拍拍胸口:你放心去好了,我帮你管牢!

傍晚4点多,从黄大妈家出来,“小来”打算再到公园转转,那里坐着几个老人,她过去陪他们聊聊天……

原标题: 景昙社区做了一个新尝试 五六十岁的照顾七八十岁的 作者: 网络编辑:郑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