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妻新婚出国游归来得病 原来是蚊子惹的祸

06.07.2017  10:02
图为:登革热皮疹。杭州疾控供图 图为:埃及伊蚊。杭州疾控供图 图为:白纹伊蚊。杭州疾控供图 图为:登革热多发区。杭州疾控供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7月5日电(记者 方堃 通讯员 孙昼 严敏)小孙和小梁今年刚结婚,趁着五月假期,小俩口通过团购网站报名参加了泰国苏梅岛五日游。5月12日,夫妻二人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飞往泰国,当晚抵达苏梅岛。在海岛游玩期间,两人都注意到岛上蚊虫较多,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防蚊意识和防蚊手段,多次被蚊虫叮咬。5月17日,两人乘机回杭。5月20日上午和下午,夫妻两人同时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前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医生问诊后,听说两人刚从泰国旅游回杭,立即就采集两人血液送疾控中心检测,最终诊断为“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fever)是由登革病毒所引起,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蚊媒传染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亚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其中以南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国、巴西、秘鲁等较为严重。

  目前,输入性病例是中国登革热发生的主要原因。中国大陆近些年来不少地区都发现了来自国外流行区的输入性病例,个别地方还引发了本地病例的发生,甚至造成局部暴发流行。

  登革热只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不会由人直接传染给人,也不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播。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白纹伊蚊在杭州市城乡广泛存在。

  据悉,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5天,常见潜伏期为5~8天。典型登革热的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可达39~40℃;发热时伴有头痛、眼痛、肌肉骨关节疼痛;可能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几天后面部四肢可出现红色皮疹或出血疹。多数病人还有浅表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人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鼻出血、便血、血尿、皮下出血等。

  发病前15天到过登革热流行地区,有可疑的蚊虫叮咬史,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向医生说明相关情况,医生应根据情况及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测,以明确诊断。

  疑似登革热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应避免被蚊子叮咬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预防登革热健康提醒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尽可能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避免蚊虫叮咬。

  2、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3、开展环境整治,清除杂草,翻盆倒罐,消除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

  A、庭院喷水池、假山水池、荷花盆、莲盆等积水若无法清除,可采取养鱼等方法,杜绝蚊虫孳生。

  B、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电梯中底部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对于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可投放杀灭幼虫的缓释剂。

  4、家中使用加盖垃圾桶;室内尽量避免养殖水生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应清洗换水一次,花盆底部不要留有积水。

  5、家庭应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防蚊设备,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科学使用质量合格的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不能使用剧毒农药灭蚊。 【徐施宏】来源:中新网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