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保洁员从紫金港河里捞起重约4斤娃娃鱼

01.10.2016  06:32

  50来岁的黄师傅是杭州紫金港河的河道保洁员。前两天,他遇见了一件稀奇事:他从紫金港河里捞起了一条重约4斤的娃娃鱼。

  娃娃鱼学名“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像婴儿的哭声,因此大家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

  保洁员发现它时,这条娃娃鱼正在悠闲地休憩。大家都很好奇:城市河道里,怎么会有娃娃鱼?

  头部扁平、尾似鲶鱼

  河道保洁员捞起一条“怪鱼”

  紫金港河位于西溪湿地东面,北边连接着余杭塘河,南边是沿山河,是西湖区一条重要的防汛河道。

  上周六上午10点左右,河道保洁员黄师傅在河道保洁时,发现了这条娃娃鱼。紫金港河全长3400多米,发现的河段处于府苑新村河段,位于紫金港河的南段。

  黄师傅说,当时他正在打捞树叶,突然发现一条“鱼”,身子一半趴在岸边,一半在河中。

  “这条鱼一动不动,一开始我以为已经死了,就直接用网兜兜起来,放到了船上。”

  一捞上船,才发现这是条会动的“怪鱼”:头部扁平、尾似鲶鱼、嘴呈半圆形,前肢四指似人手、后肢五指如人足,浑身光滑,全身上下呈灰褐色。

  黄师傅马上就向管理部门报告了这件稀奇事。

  紫金港河的养护单位是西湖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沈旸是管理紫金港河的负责人。“这条河管了六七年,之前保洁员捞过鲢鱼、鲫鱼、包头鱼,娃娃鱼还是头一次遇到。”

  管理部门猜测娃娃鱼是私自放生

  这种行为并不鼓励

  这条娃娃鱼身长大约60多厘米,体重约4斤。它是从哪里来的?

  中国湿地博物馆鱼类饲养员王师傅告诉钱报记者,大鲵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时也在有回流的滩口处的洞穴内栖息。

  “娃娃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以前在西溪湿地也发现过,但在城市河道中,一般不会有。”

  西湖区城管局河道科的工作人员则猜测,可能是有市民私自放生的。但对于这种行为,河道管理部门并不鼓励。

  工作人员说,盲目放生,会给河道造成额外的负担。很多市民可能不知道,河道投放鱼苗是有讲究的。在放生的品种上,要有所选择,并不是所有的鱼种都适合在城市河道生长。万一放养不当,会破坏河道原本的生态链。

  “比如,一般常见的鳊鱼、鲫鱼,几乎对水质没有帮助,而且像草鱼这样喜欢吃水草的鱼种,投放过多,还会破坏河道的生态环境。此外,一些像巴西龟这样的外来品种,更加不能盲目放生,不知道它会不会对河道造成破坏。”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条娃娃鱼,西湖区河道管理部门随后联系了中国湿地博物馆,将这条娃娃鱼送去了一个更安全的“家”。

  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目前这条娃娃鱼已经被安置在博物馆内的中国厅云南哈尼梯田场景内的一个鱼缸内,与馆内原本就有的一条养了7年多的娃娃鱼作伴。今后这两条娃娃鱼会养在这个鱼缸内供大家观赏。(记者 孙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