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小说哪家强?梁文道:我选小资“祖师奶奶”张爱玲

12.09.2015  07:52

梁家辉和苏玉华在舞台剧《倾城之恋》中饰演的范柳原和白流苏,被认为真正演出了张爱玲笔下的苍凉感。

倾城之恋》 作者:张爱玲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她只是笑盈盈地站起身来,将蚊烟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

今年是二次大战结束70周年,上周我们推荐了几部平民视角的抗战文学,但是要讲到特别经典的,好像一直没有公认的作品。对此,梁文道在视频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中倒是提出了一个很新颖的观点——抗战文学经典作家是张爱玲。全文较长,本版刊登为删减后的主要观点。想看全文的话,请关注微信号“文艺生活”阅读。

讲抗战,我要讲的是张爱玲的几篇小说,大家一听可能觉得奇怪,因为今天很多人一谈到张爱玲想到的是什么?小资、物质的生活,男女情爱,上海、老上海风情等等……怎么会跟战争有关呢?

张爱玲活跃的年代是什么年代?张爱玲她文学生命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时期,她的整个文学生命,是跟二次大战、跟抗战离不开的。为什么像她这样一个作家,这样一个伟大的敏感的作家,我们今天好像很难想象得到她跟抗战,或者跟二次大战是有关系的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今天重点要跟大家谈《倾城之恋》。这篇小说的那个时代背景,恰好就卡在了上海的孤岛时期以及沦陷时期之间,而小说后面的三分之二,都在香港发生,那个背景正好也就是日军攻占了香港的那段时间,在这样的一个大时代里面,我们看看张爱玲她怎么来写她的小说里面的爱情故事与战争的关系:“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她只是笑盈盈地站起身来,将蚊烟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

这是《倾城之恋》里面的结尾,这段话当然是反讽了,我们都知道一座大城市的倾灭,千万人死亡、千万人痛苦,不可能是因为就是要成全白流苏跟范柳原的爱情故事。但是,就算我们知道它是反讽,这段话我们今天听来仍然难免有一点点刺耳,更不要说几十年前了。几十年前你想想看,当很多中国百姓在抗战之中水深火热着的时候,听到这段话:“你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为什么张爱玲尽管我们今天都说她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不可多得的天才,是大师级的小说家,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诟病她、非议她,因为觉得她曾经跟汪伪政权里面服务过的汉奸胡兰成结过婚;她写的这些东西没有谈到怎么样鼓动老百姓对抗日寇的士气,没有去谈老百姓怎么样受苦受难,谈的仍然是市井生活男女情爱,就像《倾城之恋》这样。

所以大家都觉得:“你这是什么态度?你对抗战是什么样的一个感情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谈到《倾城之恋》也好,谈到张爱玲的作品也好,我们很难想象它会跟抗战拉上关系。

与大部分去书写二战或者书写抗战,乃至于书写任何战争的小说家相比,张爱玲不同的地方在于她从来没有把这个战争放在她的前景。换句话说,它把整个战争当成背景,然后把战争时期的老百姓的市井生活,比如说这对所谓的恋人的故事,拉到前景来了。

但这里面就产生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这关乎我们今天怎么去看战争跟战争时期的社会。大家知道,十几二十几年前,很多人在研究法国在二战期间的情况,我们知道法国当时是整个国家沦陷了,被纳粹控制着,也有一个他们版本的“汪伪政府”。

我们今天看法国当时的情况,往往很容易就是把它脸谱化,觉得你要么就是抵抗纳粹地下反抗军,要不你就是跟敌人合作,换句话说你的身份要不就是抵抗者,要不就是合作者,你要不就是法奸,要不就是英勇的法国英雄。但是后来很多历史学家研究,不是这个样子的,当时的法国人里面大部分人是沉默的老百姓,有很多人是在中间地带。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