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献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登陆央视

03.12.2014  10:05

  在共和国百万大裁军30周年之际,一支被称为“祖国建设突击队”的英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在集体脱下军装30年后,再度重装走进人们的视野。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今日在京举行首映式。

  该片是国内首部全面反映铁道兵光荣历史和铁道兵改工后改革发展历程的纪录片,以鹰厦铁路、嫩林铁路、成昆铁路、襄渝铁路、青藏铁路、南疆铁路、引滦入津等工程为叙事依托,叙述了铁道兵这个特殊兵种3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这支队伍脱下军装、走向市场30年来改革发展的艰难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是一支从战火中诞生、修路中成长的铁道工程技术部队。1948年7月,铁道纵队组建。1953年9月9日,当时的政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6个铁道工程师正式划归军委系统,与铁道兵团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高峰期,铁道兵的总兵力达40余万人。

  截至1984年铁道兵退出现役的35年间,铁道兵修建了52条干支线铁路,长达12590多公里,占全国同期修筑铁路里程的三分之一。先后有8000余名官兵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

  总导演刘卫阳介绍,为了还原历史情境、营造时代氛围,创作者搜集了大量当时的历史纪录影像资料,采用情景再现、动画模拟、三维绘画等手段进行创作,希望将观众带入历史现场,感受那个激情燃烧年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昂扬斗志。

  该片东北组导演王家乾坤至今难以忘记,走出嫩林线林海车站时,60年的中国铁路史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眼前。虽然200多套铁路公房因为近年来封山育林,都已人去屋空,但仍然不难想象当年的繁忙与喧闹。不远的山坡上有三座烈士坟墓,那是当年修建铁路牺牲的铁道兵,这里的几代人都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现在当地人都已搬走,知道他们故事的人越来越少。

  剧组先后组建了6个摄制组奔赴30多个省份,北上大兴安岭,南下南粤大地,东至东海之滨,西进世界屋脊,历时323天,行程超过3万公里,采访600多人,拍摄外景点约300处,于2014年11月制作完成该片并通过审核。

  该片定位为一部口述历史纪录片。据统计,采访的600多人中,年龄七八十岁的老人超过70%,其中最年长者是97岁的原铁道兵副司令刘居英。另外,有5位采访者尚未看到纪录片的播出就已去世,留下些许遗憾。

  该片将于12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