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大幅压缩全国性文艺评奖 减少60%以上

08.05.2015  14:43
  文化部今天通报巡视整改情况。通报称,文化部大幅压缩全国性文艺评奖,大力解决奖项过多过滥、重数量轻质量问题。文化部原有各类全国性奖项41个,整改后共取消25个,转出1个,只保留15个,减少60%以上。     通报称,端正评奖理念,严格评奖标准,规范评奖程序,减少或调整奖项设置和数额。加强对文艺评奖的监督,预防和杜绝各种不正之风。切实发挥文艺评奖的引导示范作用,推动创作出更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精品力作。   据介绍,文化部大幅压缩全国性文艺评奖,大力解决奖项过多过滥、重数量轻质量问题。   从严整改,文化部原有各类全国性奖项41个,整改后共取消25个,转出1个,只保留15个,减少60%以上,扭转奖项设置过多过滥状况,提升奖项质量水平。   一是经中央批准的10项评奖活动中,取消文化部创新奖、全国戏剧文化奖2项,转出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览奖项1项。对于保留的文艺奖项,减少子项设置和评奖数额。“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按照30%比例压缩评奖数额。下一步,将根据中央要求进一步减少奖项设置和评奖数额。   二是经中央批准的10项节庆活动中,除中央批准同意评奖活动外,一般不得在节庆中设奖、评奖。由文化部直接主办的5项节庆活动,中国京剧艺术节、中国歌剧节、中国老年合唱节、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和中国原生民歌节,均取消评奖环节。文化部与地方政府联合主办的3项节庆活动,中国越剧艺术节、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等将商请相关地方政府取消活动评奖。保留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和中国国际马戏节2项国际性节庆活动的评奖,但分别减少15个和5个评奖数额。   三是由文化部和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举办的各种比赛、展演等活动共21项,整改后取消了3项,保留18项。在保留的18项活动中,取消了中国豫剧节等14项活动的评奖,保留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岛)等4项国际性比赛奖项,减少18个评奖数额。   此外,文化部还严肃评奖纪律,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   一是着手修订《文华奖评奖办法》、《群星奖评奖办法》等,制定《动漫奖评奖办法》,规范评奖的举办周期、奖项设置、评奖数额和报批程序等,并抓好制度落实。   二是以制度为硬约束,严格落实、规范运行,完善评奖组织者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落实评委实名制及遴选、回避、轮换、保密等制度,严肃评奖纪律、提高评奖透明度。   三是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从事专业艺术创作和参与文艺评奖的管理。制定《关于严格规范管理部机关工作人员从事专业艺术创作和参与文艺评奖工作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部机关工作人员从事专业艺术创作须履行报批程序,严禁部机关工作人员借艺术创作之名谋取不正当利益,严禁部机关工作人员创作(或参与创作)的作品参加文化部系统主办的各类全国性文艺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