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为基 育人为本——浙江大学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02.06.2015  20:29

浙江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有效性。

传承文脉,提升“文化认同”。多渠道承继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设《史记》《通鉴》《四书》《周易》等多门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承继第一课堂渠道;培育与支持黑白剧社、婉云京剧社、梵音剧社、文琴民乐团等师生社团,开展国学成人礼、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依托哲学、史学等人文学科,在传统的民俗节日之际举行节庆活动,营造“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多载体铸就与弘扬“求是文化”。大力建设求是书院文化群,不断完善校史馆、档案馆、竺可桢纪念馆、院士长廊等场所的浙大历史文化元素设置,将竺可桢、马寅初、钱三强等浙大老校长的铜像以及西迁纪念碑亭、求是鼎等景观安放在校园适当位置,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育人功能;连续多年多场次公演大型原创话剧《求是魂》,与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协作摄制《大学》《校训是什么?》《抉择1949:竺可桢》《奖章背后的王淦昌》《新闻1+1:心平奖》等视频,传播与弘扬“求是文化”。

践行人本,促进“价值认同”。助成长、造氛围。选聘德才兼备、教学科研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担任青年教师“职业导师”、大一学生“新生之友”,举办“三育人”标兵、“心平奖教金”“优质教学奖”等评选活动,选树爱生重教、爱岗敬业标兵;推出“1311人才工程”“紫金计划”“求是青年学者计划”等系列教师学术支持计划,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成长氛围。聚共识、凝人心。每年定期开展“书记有约”“校长有约”活动,调动师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积极性;举办“浙大欢迎您”“浙大祝贺您”“浙大祝福您”三大主题仪式,营造人才服务暖心工程。

借力网络,引领“政治认同”。建阵地、强引导。建成610多个主题网站,布局三大官方微博、微信平台,47个部门院系建立125个新媒体平台,形成传播合力;整合校报、广播、电视、网站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力量,提升主旋律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抓队伍、树公信。按“核心+骨干+基础”的组织模式,建立党政干部、一线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等网络意见领袖、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以“浙江大学微讯社”“求是潮”“新青年传媒”为代表的学校网络育人基地,主动设置话题,开展网络讨论,引导网络舆论,增强网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