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数据发布 文化猎奇仍是外国观众的主要诉求

03.04.2015  12:54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近日在京发布的2014年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数据显示,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频率较低,他们观看中国电影的主要渠道是“免费电视频道”和“免费网站”,而文化猎奇是这些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主要诉求所在。

  该项调研报告共回收1592份有效问卷,涉及五大洲66个国家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的人群。在被调研的有效样本中,53.45%的外国观众看过1部至5部中国电影,26.32%的外国观众没有看过中国电影。数据统计显示,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频率仍然较低。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对构建“和谐中国”的国家形象具有促进作用,对构建“飞速发展”的国家形象则作用相对较弱。这与近些年在国外斩获大奖的中国电影的内容有关,它们大多展现了中国古老、落后、未被开化的风土人情,“乡村荒野”和“中小城市空间”是这些影片关注的焦点。

  调研数据还显示,“免费电视频道”和“免费网站”是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主要渠道。此外,文化猎奇仍然是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诉求所在。功夫片、神话片是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的品牌类型。对于动作片来讲,中国的“神话传说”和“人物角色”是外国观众偏好的元素;对于纪录片来讲,中国“人物角色”“历史故事”“文化哲学”和“风土人情”是外国观众偏好的元素;对于剧情片,中国“历史故事”是外国观众偏好的元素。外国观众对当代中国题材电影以及电影中当代中国人的生活风貌缺乏浓厚兴趣。

  此项调研项目负责人黄会林认为,中国电影目前还没有成为世界电影市场上的主流电影,也没有覆盖到大众层面,看中国电影较多的外国观众一般为电影专业人士或电影爱好者,许多观众对中国电影所传达的文化精神和国家形象的认知度不高。在她看来,要加强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做好面向强国的文化输出,首先要把内容做好,提升中国电影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避免内容同质化、精神傀儡化;其次,要加强中国电影的传播能力,提升中国文化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