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报:教育援疆的浙江式投入(教育援疆报道之一)

22.09.2016  10:35

编者按:2010年新一轮援疆工作启动以来,我省通过大手笔投入、援疆项目精准发力以及不断创新打造“浙江模式”,使阿克苏地区及兵团一师的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报即日起推出“教育援疆报道”,敬请关注。



 


苦于没有经费,校舍建不起来,一些学生不得不辍学,中小学的课堂上,七八十名学生待在拥挤不堪的教室里;由于师资缺乏,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几年前,新疆阿克苏地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的教育困境重重。

而眼下,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的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基本普及“双语”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到高中段教育“新两基”目标。2014年,我省全额投资1.5亿元的兵团一师阿拉尔职业技术学校全面交付使用。2015年,我省援助4亿元的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阿克苏校区正式揭牌招生,实现了阿克苏地区本科高校零的突破……

这一切,与浙江教育援疆敢于“兜底”,在人、财、物上倾情投入,从根子上改变阿克苏地区及兵团一师教育基础薄弱的现状,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地区及一师优质教育息息相关。

2014年、2015年召开的两次全国新疆教育工作推进落实会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均高度评价了浙江教育援疆工作,认为浙江在教育援疆资金占比、开展双语教师培训以及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各对口援疆省市前列。

教育援疆,利在千秋。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明确把教育援疆作为整个援疆工作的重点。将教育项目优先安排,纳入全省援疆整体规划,保证资金盘子。2011年至2015年间,安排支援阿克苏和兵团一师总资金为62亿元,其中教育援建资金12.51亿元,占总投入的20.18%。

而截至2015年年底,“十二五”期间累计安排教育援疆资金17亿元,占已安排援疆资金总数的27.42%,资金占比位列全国各对口援疆省市前茅。其中,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4个,总建筑面积76.41万平方米,包括投入1.79亿元,援建双语教师培训中心项目5个;投入1.02亿元,援建双语幼儿园项目12个;投入4.91亿元,援建双语寄宿制学校项目39个;投入1.8亿元,援建薄弱双语高中项目9个;投入2.98亿元,援建职业学校项目16个;投入1.5亿元,援建高等教育学校项目3个。今年,又安排教育基建类项目26个,总投资4.4亿元。本轮对口援疆累计安排教育援疆资金近22亿元,可谓“大手笔”。

风雨无阻的室内体育场,绿草如茵的运动场,探究奥秘、培养实践能力的各类功能室、高端大气的录播教室……这里有南疆一流的、独一无二的教育设施。”这是阿瓦提县鲁迅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通知书上的一段话。该校是绍兴市第八批援疆最大的全额投资项目,基建投入6877万元,占地63.4亩,从硬件设施来说,放眼全疆也属一流。

这样的“交钥匙”工程,在我省所辖的11个设区市对口支援的阿克苏地区、兵团一师所有县市,比比皆是。“在拜城,有着温州全额援建的、南疆最好的幼儿园——温·拜新星幼儿园;在温宿,有金华援建的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温宿县第五中学;在阿克苏市,位于当地杭州大道和龙井路两条道路之间的阿克苏市高级中学由杭州市全额援建……”省援疆指挥部人才管理与开发组组长、阿克苏地区教育局副局长张华良如数家珍,“目前,我省教育援疆基本建设项目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实现了全覆盖。

据了解,为在戈壁滩上建设出能与内地质量不相上下的精品工程,我省在工程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当地气侯特点和自然因素,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依旧能够按照浙江的高要求、高标准进行高水平施工,确保了工程的安全性和长效性。

与此同时,我省为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注入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受援地师资质量,让浙江经验在当地落地生根。

双向挂职、两地培训、结对帮扶、捐资助学、开展各类人才培养……截至今年8月底,我省累计向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选派各类援疆教师904名,其中在中组部计划外选派双语支教教师317名,为全国各对口援疆省市最多。援疆教师累计承担中小学教学任务21.2万课时,师徒结对2563人,举办教育讲座2214场,开展浙江援疆教师“传帮带·走基层”系列送教活动,累计举办各类送教活动200余次,受训师生5万余人次。坚持“就地为主、异地为辅”的原则,为当地开展各类师资培训2.89万人次,当地也向我省选送骨干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挂职锻炼。全面落实教育部“千校手拉手”要求,安排300多所浙江学校与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学校建立了“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结对帮扶关系。

浙江教育报》2016年9月19日第1版http://www.zjjyb.cn/jyb/yaowen/15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