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城区教育局“家长课堂”分享家庭教育经验

07.12.2015  08:44

    为什么日本的幼儿园只教孩子一件事

    上周三下午,下城区教育局在现代实验小学召开了“家长课堂”论坛。

    “家长课堂”的讲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家,他们是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现代实验小学、长寿桥小学、新华小学的4位家长。本次论坛就“青少年与家庭”“如何培养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在娱乐中学习”等主题进行了家庭教育探讨,活动现场座无虚席。

    据了解,“家长课堂”致力于发现问题根源,改善亲子相处,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原因解决家长困惑。自今年3月开课以来已经举行了多场活动,全区累计家长参加人数已达1000余名。

     回国后

    她发现孩子变了

    “幼儿园是孩子教育生涯的第一站,孩子幼儿时期的教育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孩子未来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的发展。”现代实验小学学生乐乐的妈妈在日本留学工作了十多年,在这次“家长课堂”上,她向大家分享起自己孩子在日本幼儿园学习时的所思所感。

    因为孩子在日本出生,两年前,乐乐妈妈也让孩子在日本上幼儿园。乐乐幼儿园毕业跟着家长回国。本以为幼儿教育应该与中国没太大区别,但在乐乐回国后,乐乐妈妈发现儿子身上有了变化。

    在乐乐回国之前,吃饭、穿衣、洗脸洗手、系鞋带、收拾玩具等都是自己来做的,有时还会和妈妈一起准备晚饭,收拾自己的碗筷,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是回到中国之后,身边有了外婆,很多本来应该是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外婆出于爱护总要帮着做,导致有段时间孩子觉得有些事与自己无关,高兴就做,不高兴就不做了。

    就拿早晨上学这件事情来说,乐乐妈妈发现,每天早晚接送孩子的时候,日本的家长,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手里一律空着,而书包和便当包等都由孩子们自己肩上背或手里拿着,而且还一个个都跑得飞快;在中国的上学路上,很多小朋友上幼儿园时基本都是两手空空,都是家长拎包,而这一拎,甚至拎到了大学。

    “家长们这种过分溺爱会迷失孩子们的独立意识,有时他们做错了什么,首先想到的就是别人的帮助甚至是推卸责任。”乐乐妈妈认为,家长们不肯放手是阻碍孩子独立意识培养的重要障碍。

     日本幼儿园

    教孩子别给别人添麻烦

    那么日本幼儿园都在教些什么?

    乐乐妈妈曾留意过这个话题。她在日本的这段时间,发现日本幼儿园老师似乎不太重视孩子们的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幼儿园完全没有数学、拼音、英语这些项目。日本的幼儿园主要教孩子们这一点——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据了解,在日本的幼儿园阶段,除了强调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还注重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习惯和态度礼仪,比如不管遇到家人朋友还是陌生人都要保持礼貌,无论和谁讲话,“笑眯眯”的友善态度最重要。

    正因为看到了孩子回国后的变化,乐乐妈妈决定沿用日本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于是,她现在的家庭教育准则就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己能做的事情从不去麻烦别人。有一次,乐乐在小区里骑自行车的时候,车的链条坏了,他立马停下来自己动手修了起来,邻居们看到了都给乐乐竖起了大拇指,直夸他能干呢。

    对于培养孩子独立性,长江实验小学章叔阳的妈妈与乐乐妈妈的家庭教育观点不谋而合,章妈妈是浙江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她从专业角度分析了孩子独立能力与家庭的关系。“幼儿时期的孩子,凡事都想要看一看,学一学。而到了青少年时期,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不听话了,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孩子独立意识发展的表现。”她认为,孩子的独立能力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没有锻炼的机会,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也就无从说起。因此,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应扮演为孩子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在行动上应大胆放手让孩子去做那些应该做,并且又是力所能及的事情。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见习记者 周宇琪        编辑:叶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