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省教研室附小推进特色办学渐入佳境

04.11.2014  13:47

   引言
  什么是教育沃土?
  绝不仅仅是拥有几所叫得响的老牌名校,而是需要新优质学校不断涌现,最终形成“名校集群”。
  西湖区当之无愧!
  近几年来,该区全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实施中小幼特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了一批“成功样板”。这些学校立足每一位学生,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稳健,赢得社会一片赞誉。从今天开始,杭报记者将走进学校,解读他们的“智慧教育”。

   学校 扫描
  这所小学有点“特殊”,先举一例:开学至今两个月,滕春友、斯苗儿、郑文、喻伯军、冷莹、杜宏斌等,全省小学教育圈的“大咖”,已先后来过学校,听课评课,忙得不亦乐乎。
  这所小学就是西湖区的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一报名字,以上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几位“大咖”作为各个学科的省教研员,附小就像他们的“教研根据地”,进出自然频繁。
  “特殊”的地方还有不少:从社团活动到校园布置,全都学生做主;人人都是班级管理者,各有各的岗位;每个孩子都写得一手好字,说起书法话题滔滔不绝……而这一切的源头,是因为附小是一所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关注每一个孩子,是附小小班化的核心理念。“机会百分百面向每一个孩子,舞台百分百属于每一个孩子,话语权百分百让给每一个孩子”,在这样的百分百策略下,最终实现“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
  “校园里最美丽的是什么?应该是孩子们那张张笑脸和那稚嫩的图画。校园中最深刻的文化是什么?是儿童的文化,是儿童自我生成的文化。”校长田巧玲始终秉承一种理念:学生,才是校园的真正主人!难怪在休业式上,按惯例该由她来做工作小结,但她“让位”了,而是请学生上台来讲。
  关注“每一个”、践行“百分百”,经过几年探索,学校以课程建设为主抓手,推出以学校吉祥物“优优”命名的成长发展课程,层层推进、全面展开。

   五环 并举
  “优优”墨香书韵课程
  记录全校孩子怎么学书法
  十年积累成就附小“优优”墨香少年
  键盘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不会写字、写不好字。
  而在省教研室附小,随便请一位学生,他一手漂亮的字就让人羡慕不已。从2003年至今,经过十余年历练,书法已经成为该校的一项特色课程。“书品即人品,写字学做人,提笔即练字,受益一辈子”,这句话刻在每一个附小孩子的心中。
  陆佳蕾,中国首届汉字书写大赛冠军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就读于杭外的她,说起母校来感情很深:“每周一节的书法课,那时对我来说是很新奇的,六年的习字确实改变很多的,不仅仅是几行字迹,还有我日趋开阔的心胸。
  的确,正如陆佳蕾所说,书法对于附小来说,不是一个社团,不是几次活动,而是一个成体系的完备课程,是纳入校内“教学大纲”的。
  这里有合理的课程架构。课程面向每一个孩子,从低段到高段分三大板块:快乐写字校本课程、汉字文化探究课程、书法创新发展课程,从最基础的习惯、技能入手,再到书法和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等的整合,让孩子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了解书法之美。每年的“书法节”,更是一次书法的大舞台,作品展示、书法趣事、节徽设计等等,全校每一个学生都在这里精彩亮相。
  这里有规范的评价体系。学校建立了写字“六品”考级制度,分别为初品、良品、佳品、妙品、逸品、神品六级,每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申报等级,一年考级一次,并颁发考级证书。考级完毕每个孩子的作品都进行展出,作品特别优秀的被收藏,并颁发收藏证书。以2012届毕业生为例,学生总数共110个,神品占54%,逸品占22%,妙品占14%,佳品占7%,良品占3%。
  经过多年努力,学校成为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实验基地,2012年被评为全国书法特色学校。未来该如何发展,附小目标明晰:建立一支实力雄厚的教科研队伍,有一套成熟的书法教学方法,编写出本校的书法写字辅助教材,让书法走出校门,让更广范围内的师生受益!

   “优优”环境文化课程
  跟随二(2)班孩子去逛校园
  “优优”环境文化课程把每个角落都还给孩子
  走在附小的走廊过道,每一堵墙、每一个拐角,都凸显着学生的身影,连刚进校的一年级孩子也不例外。
  “走廊墙绘请学生来承包,我们班孩子当时才一年级,也有人要报名,我们就去争取了两块。”二(2)班班主任汤丽娜老师,说起去年承包的场景很自豪,余溪言、骆悦茜、金言、刘炳赫、杨梓琳、杨梓饶等几个孩子和家长利用周末时间过来绘图。“有家长还把绘画过程拍了下来,放在班级博客上,点击量非常高。
  同样是这个班,教室门口正好有一小块地,主动请缨承包种植。虽然加在一起面积也才两三个平方米,但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在这里播种施肥、捉虫拔草,欢乐无比。
  而书法作为学校特色,在校园环境中自然也不可少。东侧围墙上百米长的书法墙,就如一本打开的教科书,让学生能随时一览中国书法的博大文化。还有书法廊书法展,作品的主角是学生、布置的主角是学生。“我们老师更像是学生的助手。”书法老师周向森谦虚地说。
  附小的校园,就是一个自由的生态空间。“让班级的每一堵墙,每一扇门,每一棵花,都成为育人的材料。”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语,在学校得到践行。

   优优”个性社团课程
  走进“阳光小店”体验精彩社团 个性社团课程让校园“小鬼当家
  杭城每一所学校,几乎都开出了丰富多彩的社团。附小当然也不例外。但在共性的基础之上,附小却有着鲜明的个性。
  个性在哪?就以社团之一的“阳光小店”为例。阳光小店,还真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小店,主要经营学生喜欢的各类用品,一个月开张一次,店址就是大队部。店里12名小店员,负责进货、理货、卖货等事务。“做市场调查,进货做账,全是他们一手操办。”说起这帮小家伙,指导老师吴静丹和孙建英跷起了大拇指。
  对12位小店员来说,“阳光小店”是他们参与的社团活动;而更重要的,对全校学生来说,“阳光小店”却是一个参与社团活动的评价机构。因为小店使用的流通货币是“优币”,学生参与各自的社团活动,就会得到一定数量的“优币”。手头的“优币”积攒到一定数量,就能来小店买各种心仪的物品。
  每个月到了营业那一天,小店人满为患。这一过程性的激励评价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同时也受到教师的欢迎,并让学校的社团经费得到有效的前置性预算,低投入产生高效益。
  个性在哪?再说说高大上的“校长助理”社团,指导老师就是校长田巧玲。前两天,全校组织大队委竞选,小助理们就坐在田校长身边,连竞选面试的考题都是他们出的。“开学初我这个社团挂出来,没特别宣传,才吸引了6个学生报名,我就都收了。等明年纳新时,肯定会很火爆。”田校长特别有信心。她推出这个社团的初衷,就是想倾听学生的真实声音,让学生来自主管理学校。“招生时我会向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倾斜,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进来。
  个性还在哪?全校45个社团,没有一个涉及学科,“青花、茶艺、快乐厨房、纸艺工坊、木头记、轮滑、动漫,一个个报名都很火爆。”负责社团工作的章杰老师如数家珍。
  “我的社团我做主、我的社团我展示、我的社团我来评”,正是在这样的“三我”目标下,全校采用“走课”方式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凭着兴趣和需求自主选课,发掘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真正做到“小鬼当家”!

   “优优”班级管理课程
  看看四年级学生如何“打理”班级 班级管理课程培养有责任感的阳光少年
  如果说学校是个大单位,那一个个班级就是小家庭。小家庭该怎么打理好?附小有一套“我的班级我管理”系列课程,全权放手给学生。
  走进四(1)班,班主任李敏霞老师,从一年级带班至今,全班33个孩子就有33个岗位。四年来,在“我的岗位我管理”上,怎么让孩子有个梯度提升,李老师有一个明晰的谱:一年级,以老师管理反馈为主,二年级部分施行竞聘,三年级全员竞聘,四年级评价机制完善跟进。“去年还有个别孩子不愿上台来竞聘,而到了这学期,每一个都主动上来,进步很大。”李老师欣慰地说。
  “基本上凡是需要动手动脑的地方,我们都请学生唱主角,每个班级都在热火朝天进行中!”作为四年级年级组长,郑李军老师说,开学初需要布置教室,每个班都是先通过“双向选择”分成若干小队,然后再以竞标的方式领取评比栏、小队角、图书角等各角落的布置工作。“从组队、竞标、方案设计到动工、评比,学生们大权在握。
  即使是下课10分钟,在附小也有很智慧的管理方式。三(1)班班主任应依虹老师说,当时下课很多同学跑动太过激烈,到了上课还静不下心来,于是她就请全班出谋划策,最后设计出了“智慧乐园”活动,以主题形式推进课间和中午活动时间,比如这个月是纸飞机月,课间大家就以练习纸飞机为主,到了月底各小组比赛。
  班级管理百分百育人,这是附小的一个理念,积极主动让所有孩子都享有公平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培养他们的权利意识、公正意识等,真正落实培养有责任感的阳光少年。

   优优”综合实践课程
  追踪一次关于声音的活动 综合实践课程让每个孩子参与其中
  在附小,有一个明确的五级声音制:0级没声音;1级悄悄话;2级小组讨论时;3级课堂上发言;4级是整队出操时;5级就是空旷地方大声喊。
  发明这套制度的是二(3)班这个团队。班主任孟晓华老师说,当时孩子刚上一年级,适应期过后,调皮好动的个性展现出来,声音控制不好,于是全班讨论定了这个情景化的级别,孩子们一下就做得很好,忘记时互相还会提醒。这件好事被校领导知道了,立即在全校推广。“我们班还拍成了视频短片,全班孩子都来当小演员,在全校进行了播演。”孟老师笑着说,全班同学一时间成为校园小明星了。
  尽管这只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小片段,但显而易见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度、合作性得到了充分体现。“真正锻炼了孩子!”姜艳敏老师负责少年队入队,杨亚琴老师组织全班开展“啄木鸟找错字”活动,说到收获时两人感触很一致。
  “以课程的理念来指导活动”,这是附小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积极倡导的,学校将各种内容进行主题式整合研究,构建活动课程序列,让综合实践课程理念真正能够落地开花。

   各方 声音
  张华:博士生导师,杭师大科学研究院院长
  没有独特性,就没有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独特性的教育,即教育民主。既关注群体公平,又尊重个性发展;既关注数量上的教育机会均等,又关注教育质量提升,这是教育民主的新内涵,也是“新优质教育”的核心追求。

   柯孔标: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
  十多年来,附小人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实现了从普通小区小学到特色小学的华丽转身,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孩子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

   孙卫平:翠苑四区社区党委书记
  附小不仅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理想课堂,还是辖区居民娱乐健身的自家花园。学校党员进社区为民服务、校社联办道德讲堂、增设少年兴趣课程、成立小小红帽公益社,为辖区文明创建发挥了积极作用。

   郑天乐:毕业学子,现就读锦绣中学
  书法课程培养了我的耐心;书法课程让我自信满满,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项书法比赛,并获得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书法比赛一等奖等荣誉。

   周伟:毕业学生周宇浩家长
  有幸在附小担任了两个学期的篆刻社团指导老师,现在开车经过大门,心中会有一种莫名的温暖出现。

   赵小敏:二年级学生家长
  培养学生会写一手漂亮的字是学校对每一位学生的要求,也是我们家长的期望。小班化教育的优势不言而喻。

   校长 感言
  让“优优成长发展课程”更有育人能量
  校长 田巧玲
  附小的老师有一个梦想,一个关于学校的共同梦想,那就是“办一所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学校并不一定有名,但是孩子们一定喜欢。我们思考,孩子们在附小学习生活六年,我们该为孩子们准备些什么,附小的孩子又将带着怎样的印记走出学校?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可选择的适合自己成长的课程内容,我们找到了这样一条学校特色建设的良好途径,为小班化教育的深入推进又打开了一扇窗!(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