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90年院庆亮家底

12.09.2015  12:18

  10年不出的《清明上河图》全卷打开 杭报文艺群读者探报:超值,但进展厅须排队四小时

  故宫博物院的石渠宝笈特展迎来了第一个周末。

  这将是一个怎样的周末,也许从故宫博物院前四天让人胆颤的情形可以窥见一斑:即便是雨天,人龙都能从武英殿排到太和殿;从开始排队到进入展厅,要花四个小时。

  这是故宫博物院90年院庆最重量级的展出。

  除了10年深藏不露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此次将破天荒全卷打开,首次亮相的东晋王珣《伯远帖》、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宋摹本)、唐代韩滉《五牛图》、中国早期山水画代表的展子虔 《游春图》卷……一众传说中的名画在这场特展上集结亮相。规格之高,在故宫博物院乃至博物馆界都极难得。

  故宫博物院规定,珍贵书画藏品,只在春、秋季节方可以展出——古物娇嫩,温度湿度都会影响书画的保存。并且每次展出时间不得超过两个月,一次展出后,这件书画藏品必须回到库房“静养”三年以上。

  283件文物,每件背后都有一段或惊艳或曲折的历史,并且相当一部分的展品只能展出1个月——展览的上集从 9月8日至10月11日,下集从 10月13日至11月8日。10月12日更换展品。要看齐整个展,选择10月12日前后去是个相对便捷的选择。

  去么?

  而我们的读者,已经给我们发来了第一波观战感受。于是我们想,不如把这些感受贴出来,做个观展小贴士给大家。

  排了一次次的队,终于跨进殿内,又是排队?且队伍根本不动。原来,第一幅就是《清明上河图》,看的人一个个趴在玻璃柜上,根本不动。

  只好绕到前面去,一次次回头,这里总是乌鸦鸦的人。一直到快闭馆了不再放人进来了,才稍稍好点。直到被赶出来,我还是未能将这幅画全部看完。有两个人拿了放大镜,定格在玻璃柜上雷打不动。

  真迹《清明上河图》,颠覆了我原来对这幅画的感觉。

  原来我对《清明上河图》的看法,基本是“格式化”,线条笔直,像就着尺子画的。弧线“”得不差分毫。画面虽细节丰富,信息量巨大,但单从“”的角度看,难免有些板。

  目光一接触到真迹,不是这样的!真迹很“”,那些线条,有日常生活的生气,有蓬勃市场的活力。柳绿了,花红了,画里深深弥漫着春暖花开的天时节气。

  起初跟随专业讲解员,蹭听。几幅下来发现吃的是“大棚蔬菜”,少些真味。

  接着跟每一拨里的业余讲解者,非常尊敬这些人。即使里面有半桶水卖弄的,而且往往是水平越浅的声音越响,生怕全场的人不知他是“”的。

  渐渐地,发现讲解里大多只有“”没有“”,于是自己专心看画。

  我这是犯了个错误,忘记身处在京城大地方了,忘记这里是故宫博物院,忘记了这是一场故宫亮家底的展览。

  那人看上去普通,并无白须飘飘。只三十来岁吧,廋高,微微有点佝背,戴个棒球帽。他只带一个小姑娘,只讲给她一个人听。

  最开始吸引我的是这句:“这是生绢,这是熟的。这张,南宋初期的,社会混乱,打仗,绢的质量差。你对比细腻度,是吧?

  “这是纸了。毛笔擦在绢上和纸上,不一样的。生绢与熟绢,也不一样。”他说话风格明显,爱用短语,干脆利索,有点儿自言自语。

  “这是压花纸。压花纸很贵,说明当时富裕了。有些画家有自己专用的压花纸,别人很难模仿。

  “这是王绂的。露晓梢滴,说清晨的露水从竹叶上滴下来。哎,这幅真不错。”他退后又看,又道不错。“王绂的画很多人喜欢,现在一幅要一二千万。看这枚印……

  上次在浙博看了宋徽宗的《千字文》真迹,对这个男人倾慕得无法言说。今番,在故宫看到他的《雪江归棹图》,笔调那么细腻、雅气,山水江树亭台楼阁层层堆叠却满眼灵气……忍不住沉醉……“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这是我心目中的宋徽宗。长久对着这幅图,怎么形容我的感受?也许是这样:一件精美绝伦的丝绸衣服,被历史穿了去砍柴。 (文艺群读者“安安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