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调整 企业须审慎应对

30.04.2015  13:58


谈圣采表示,今年以来,国内对与医药企业相关的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企业须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史上最严环保法实施



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显著加大,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该法对于被环境污染事件困扰的制药行业,尤其是原料药行业影响相当大。“可以预见,环保重压下遭遇停产或限产处罚的原料药工厂将会增加,原料药厂的环保改造成本将大幅上涨,原料药产品的出口价格将不得不上涨。”谈圣采表示,目前,受污染困扰重灾区的抗生素原料药行业已有反馈,各生产厂商已分别上调了阿莫西林、6-APA、7-ACA、硫红霉素等产品的报价。



部分医药商品出口退税率提高



2014年12月3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14]150号),调高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涉及医药类产品所属海关编码67个,其中原料药产品编码43个。这是近年来调整退税率涉及医药产品较多的一次。



医保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调整使大部分所涉医药产品提高了2%~4%的退税率,个别品种退税率提高幅度高达13%。根据2014年所涉医药产品出口额,初步估计本次提高退税率将在2015年为企业节税20亿元左右。这一举措一方面提高了企业利润率,使企业有更多资金从事产品研发、设备更新、技术升级、海外开拓等业务,另一方面给了企业合理调整产品出口价格的空间,获得更大竞争优势,从而争夺市场份额,给企业规模化生产和稳定出口提供支撑。



随着退税政策调整信息的逐渐公开化,国外客户和竞争对手一定会有所反应。因此,综合来看,提高出口退税率,仅能部分抵消内外环境对我国医药产品出口价格优势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提升我国医药产品出口性价比。



部分商品进口关税降低



2014年12月18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关税实施方案》,该方案已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2015年我国将对部分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其中,首次实施进口暂定税率和进一步降低税率的产品包括降脂原料药等药品和日用消费品。“此举很可能将对我国降脂原料药的生产和销售造成一定冲击。”谈圣采分析道。



出口退税分类管理实施



今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规定从2015年3月1日起,按照出口退(免)税企业的资产状况、纳税信用等级、内部风险控制等将企业分四类实施差别化管理,对纳税遵从度高、信誉好的一类企业简化管理手续,退税审批时间将缩短至2个工作日以内;对纳税遵从度低、信誉差的四类企业退税则要进行严格审核。这种对出口退(免)税企业的“区别对待”把企业信誉与纳税管理服务相挂钩,既有利于加快出口退税总体进度,又有利于防范骗税风险。



谈圣采表示,我国医药产品尤其是原料药产品出口金额较大,企业注重信誉,纳税遵从度高,但中小型企业较多,资金紧张状况较普遍,对及时退税的依赖度高。实施出口退税分类管理后,纳税记录良好的医药生产和贸易企业将能够更快获得退税,也降低了核验票据的频率,管理和运营成本也将降低。因此,总的来看,实施出口退税分类管理对医药出口企业而言,不失为一个利好消息。

(长兴县商务局供稿 转载地址:国际商报)
来源:( 浙江商务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