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政企联合精准打击网络违法行为

21.09.2016  22:10

 

  记者今天从全省“红盾网剑”专项执法行动实务公示会上获悉,浙江省工商局自今年3月至8月开展了为期半年的“红盾网剑”专项执法行动, 重点检查网络交易平台和从事网络交易的经营者二大类主体,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家装用品、鞋帽服装、婴幼儿用品等五大类商品,严厉打击网络违法广告、虚假宣传、“炒信”、侵犯知识产权等七大类违法行为。当天的通报会上,省工商局公布了专项执法行动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当前网络市场违法行为的主要特性,通报了行动期间查处的十起典型案例。

  据悉,这次专项执法行动,省工商局创新办案机制,联合阿里集团协同打击网络违法行为。阿里集团提供线上科学分析数据和对经营者网络交易数据搜集,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线下摸排和集中力量查处,真正实现政企合作,资源共享,网络违法查处“双轮驱动”,极大提高了网络违法线索的发现率和案件查处精准度。浙江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项行动在精准打击炒信、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方面取得较好成效,政企协作机制起到关键作用。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治理官郑俊芳表示,阿里巴巴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移动经济实体与全球最大零售交易平台,将加强协同工商等执法部门更好打击网络违法行为,同时,继续保持打击网络违法行为和灰黑产业方面的电商表率作用。

   红盾网剑”专项执法行动查处案件涉案金额2.7亿元  

  浙江省是网络大省,是全国最大的网络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网络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网络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网络消费环境、良好的公平交易秩序和良好的网络创业创新环境,但是,随着我省网络市场得到快速发展,网络违法经营行为也出现较快增长,2015年全省因网络购物引发的投诉为6.2万件,2016年上半年,全省网购投诉已达到6.1万件,假冒伪劣、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网络交易中的违法行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也影响了网络市场健康发展。
  “通过对近几年网络交易违法行为的分析梳理,我们确定了今年“红盾网剑”专项执法行动以网络交易平台、网络经营者作为重点检查对象”,浙江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以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家装用品、鞋帽服装、婴幼儿用品等社会关注的,涉及民生的商品作为重点商品;以侵犯知识产权、违法广告、虚假宣传、炒信、消费欺诈、商品质量、传销等七大类违法行为作为重点违法行为进行部署打击。
据统计,专项执法行动期间,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6万人次,检查相关网站3.9万家次,立案查处各类网络违法案件1907件,办结1314件,涉案金额2.7亿元,罚没款达2301.6万元,移送公安机关94起,关闭网站(网店)94个,有效打击了网络违法行为。
 
   网络违法案件查处获突破性进展

  为更好的开展此次专项执法行动,浙江省工商局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省局经检总队组织人员赴余杭、金华等网络经济集中的基层工商市场监管局调研网络执法情况,梳理问题,研判分析;多次赴阿里集团,调研网络交易中的主要违法方向和如何运用网络第三方交易平台大数据对接执法办案,提供技术支撑;走访省公安厅、省通信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共同开展部门执法协作。为了有效推进专项执法行动案件查处工作,省工商局专门指导基层办案单位对新型的网络案件进行先行探索实践,总结从案源发现、证据固定、定性处罚等整个办案过程做法经验,向全省进行推广,为专项执法行动打下扎实基础。今年春节刚过,省工商局立即召开全省各市及重点区县参加的网络专项执法行动部署会,下发《关于开展2016浙江“红盾网剑”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文件,全面启动专项执法行动。
  省工商局将网络“炒信”锁定为专项执法重点和突破口,精心调研锁定执法方向,集聚系统合力,实现精准打击。“炒信”又称刷单,是指网络商家通过虚假交易的方式,炒作提升商家信用,以达到吸引更多消费者消费的行为。目前,“炒信”已严重威胁网络交易诚信体系,使网络交易产生信用危机,成为危害整个电商行业健康发展的“毒瘤”。今年以来,省工商局以央视3?15晚会曝光网络“炒信”为有利时机,与淘宝、天猫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加强沟通交流,在全国首创政企协作打击“炒信”新模式,打击网络“炒信”取得重大突破,共查处了349起炒信案件,摧毁5家炒信平台,在行业内产生了极大震动。其中,杭州西湖区局一举端查获四家网络刷单平台,涉及淘宝、天猫、京东、蘑菇街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涉案刷单金额累计高达1.2亿元,涉案商家1.86万家,涉案刷手6.36万名;余杭区局立案查处网络经营者“炒信”案件205件,查获的“牛刷刷”专业炒信平台刷单数量达40余万条,网络炒信违法给予实质性打击。
  与此同时,嘉兴、丽水等地查获网络假冒“五芳斋”、“艾莱依”、“ 李宁”等品牌大案,企业商标得到有力保护;宁波、金华等地查处多起微商违法行为,微信违法经营案件取得较好突破;温州、湖州、绍兴等地成功查处企业利用网站发布虚假广告、虚假宣传、有奖销售等违法行为。这次专项执法,全省共立案查处 1907件案件。

   工商剖析网络市场违法行为

  当天的工商实务公示会上,浙江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对前的网络市场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进行了全面归纳,列举出以下四种特性:

  ——网络违法行为形式多样,涉及面广。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实体市场存在的违法行为都逐渐延伸到网络中。网络违法主体呈现多层次性,既有网络平台上的普通经营者、企业,也有网络专业平台;网络违法交易载体呈现多样性,既有企业网站、第三方交易平台,也有微信、QQ等;网络违法行为呈现复杂性,既有产品质量、违法广告、商标侵权,也有网络传销、商业秘密等较为复杂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网络违法行为危害性大,严重侵害知名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网络上销售假冒知名商品、“傍名牌”行为是目前较为严重的网络违法行为,也是社会关注的聚点问题。刚才公布的侵犯假冒“五芳斋”、“艾莱依”、“香奈儿”、“卡地亚”商标都是典型的侵权案件。这次行动中,各地共查处了309件侵权案件,这些违法行为都不同程度的侵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而消费者更是网络违法的直接受害者,如今年上半年,全省网购投诉已达到6.1万件。

  ——网络交易中滋生“炒信”歪风,危害网络市场健康发展。网络交易中,经营者的信誉是消费者购物选择商家的主要依据之一,但一些不法商家为获取交易机会,不择手段提高自己网络经营信誉度,通过商户之间相互虚假交易、刷单服务群体和专业化炒信平台等方式,虚构店铺动态评价、商品交易量等数据,进行信誉炒作。今年央视3.15晚会就曝光了网络市场“炒信”行为,炒信已成为网络交易市场的一颗“毒瘤”,严重阻碍网络市场的健康发展。
  
  ——网络违法行为隐蔽性强,执法难度较大。网络市场交易的特殊模式,使网络违法行为更显隐蔽性,大大增强了执法部门案件查处的难度。主要表现在1、线索发现难。网络市场是个虚拟世界,痕迹显现特殊,执法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较难发现。2、案件落地难。网络违法案件查处的核心是通过虚拟世界查找到当事人进行落地查处,而违法分子为了逃避打击,往往在注册时就使用虚假信息进行登记,使执法部门难以查找。3、案件取证难。网络违法当事人跨地域、跨时空,实际所在地往往不在网络交易平台所地,很多在外省,甚至在境外,工商市场监管执法缺乏强制手段,当事人配合度低。4、案件执行难。一些网络案件当事人居所不定,被查处后往往采取搬离、回老家等方式躲避处罚。另外,网络执法专业装备不足也是困扰案件查处的原因之一。


   浙江创新网络执法办案机制,政企协作实现精准打击

  网络市场有别于传统市场,网络违法当事人主体确定、交易数据提取等,绝大多数需要在交易平台上调查取证。因此,网络违法行为查处不仅需要执法部门强力推进,更需要第三方交易平台的专业技术的强力配合。浙江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全省工商机关在执法办案方式、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全力提升工商市场网络执法专业化水平。这次专项执法行动,省工商局创新办案机制,联合阿里集团协同打击网络违法行为。阿里集团提供线上科学分析数据和对经营者网络交易数据搜集,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线下摸排和集中力量查处,真正实现政企合作,资源共享,网络违法查处“双轮驱动”,极大提高了网络违法线索的发现率和案件查处精准度。此次专项行动在精准打击炒信、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方面取得较好成效,政企协作机制起到关键作用。如杭州查处的一起专业“炒信”平台案件,就是通过阿里集团专业人士协助,成功破解当事人的专业软件信息,为顺利办结案件奠定基础。当天的会上,省工商局还邀请了贝贝网、蘑菇街等几家网络平台参加,进一步加强政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数据方面的优势资源,联手打击网络市场违法行为,合力创建公平有序的网络市场环境。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治理官郑俊芳表示,接下来,阿里巴巴集团将继续保持打击网络违法行为和灰黑产业方面的电商表率作用。一是强化大数据技术支撑,协同工商等执法部门更好打击网络违法行为。二是继续完善多方参与的社会化共治体系。第三方交易平台首先要加强自律和内部的监管,负起平台责任,要依托政府监管部门,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不断扩大打击网络灰黑产业的统一战线。三是积极探索实施电商信用制度。不断尝试将电商平台的海量数据与工商等有关部门的监管数据相结合,建立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四是呼吁更多电商以及其他互联网企业增强使命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觉参与到网络违法行为的治理之中。
  据悉,省工商局下一步将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和民生问题,以消费者投诉集中的行业、商品为执法重点,集中力量,深入、持续地打击网络侵权、“傍名牌”、“炒信”、消费欺诈等网络违法行为。继续完善政企协作机制,逐步推广成功经验,与更多的网络平台加强合作,共同开展打击网络违法行为,为网络市场创造良好的公平交易环境,推进全省网络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