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路收费" 不止三姐妹 六公园和浙大一院边也有

22.12.2015  22:32
浙江在线记者在杭州西湖边六公园内停车,一位大妈收费后提供的凭证。

   浙江在线杭州12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刘永拓 黄兆轶 实习生/屈霞 首席编辑/赵洁) 杭州市中心黄金地段,杭州大厦旁武林广场西通道,被不是停车收费员的三姐妹“霸路收费”长达10年……事件经媒体曝光后,三姐妹迅速集体消失,但同类怪现象并未消失。

  据浙江在线网友爆料,在西湖边的六公园,有大妈冒充湖滨管理处人员收取停车费也有10年之久;靠近浙一医院附近小区公共道路有人“占道收停车费费”,而且从不开发票。

  那么,我们该如何辨别真假收费员呢?这些“霸路收费”的人将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呢?专家对此有何看法?

            相关阅读: 杭州大厦边黄金路段 三姐妹霸路收费好多年  

            西湖边大妈收停车费也快10年了

  自称来自“湖滨管理处”

  六公园,地处环城西路、庆春路、湖滨路三岔口,周边酒吧、KTV林立,入夜后很多人来此消费,车位紧张。除了长生路路边停车位、酒吧门口的停车位以及一个地下停车库可以停车外,不少司机还将车停在六公园内的景区道路上(钱塘门遗址附近),不过,这段路并没有划出停车位。(相关阅读:三姐妹十年来如何蚕食杭州大厦门前地盘?)

  昨天晚上,记者在六公园内靠边停车,有位大妈立马走过来说“这里停车要付钱的,不过夜10块”。大妈斜挎黑色收费小包,没穿制服,没有袖章和工作证,也没拿POS机。

  记者表示临时停一会就走,大妈说“停车就得缴费”,而且要停车前就缴清。她自称来自“西湖景区湖滨管理处”,而这一片属于湖滨管理处的管理范围。

  付了10元停车费后,大妈撕了一张标有“六公园停车场记录单”的小票给记者。小票上简单标明了10元的价格、日期以及联系电话,并没有盖章。收完钱,她走进了公园内的一家小超市。

  附近商户透露,这位大妈就是超市老板娘。“你停在那里就是违停,连个车位都没有,交什么停车费。她在这里收了快10年了,熟人就不收。”一位在此经商多年的商户说。

  多位商户介绍,这里晚上8点以后一次性收费10元,白天是10元/每小时,如果遇上节假日,价格就是他们自己定了,“最多的一次收一个上海车主70元/小时,闹得110都来了。事情过了以后,她还是照样在这里收费。”

  今天下午,记者致电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湖滨管理处咨询,管理处工作人员称,六公园内只有一处地下停车库,并没有路面停车位,也就不存在停车收费员了。

  既然公园内没有路面车位,那记者只能算违停,又何来停车费一说?记者将这些情况反馈给湖滨管理处,工作人员证实大妈提供的停车票据是六公园地下停车场的票据,记者拨打票据上的联系电话也证实是六公园地下停车场。对于这些问题,工作人员说,明天负责停车收费的工作人员会作出回复。

   浙大一院附近居民、商户四处占道

  收了停车费却从不开发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地处闹市,车辆出入频繁,停车难由来已久,附近小区便有人打起停车收费的主意,但停车的场地却是小区公共道路。

  紫金观巷是一条由几个老小区合围的道路,在此管理正规道路停车位的师傅说,一个月以前这里停满了车,都是被一些不是收费员的人引过来停车的,停车费都进了“那些人”的腰包。

  下午2点多,一辆浙H牌照的轿车准备从紫金观巷口掉头离开。车主家人王大姐告诉记者,他们是昨天下午停在这里的。“我们在浙一医院周围绕来绕去没地方停,碰到一个女的,被她带到这里来,给了她30元”。

  王大姐看出来对方来路不明,但因为着急,即使没有给发票也作罢了。按照她的指点,记者在浙一医院直大方伯一侧的出口找到了这位收费女子。她不断地对从医院驶出的车辆打出停车手势,念叨着“停车,停车!”

  记者观察了一会,这位女子共引导2辆车停放,分别停在直大方伯61号门口和皮市巷的小区里。她是谁?为什么能在小区公共区域内收停车费?

  紫金社区的徐书记告诉记者,由于浙一、浙二两家大医院的停车位紧张,前段时间皮市巷和紫金观巷几乎变成停车场。她坦言,收停车费的既有社区居民也有商户,“他们用自行车、凳子等各种东西占牢地方,然后把车辆引导到占住的位置停放,并自行收费”。

  徐书记说,这些人侵害了小区居民的权益,媒体曝光后有所收敛,但乱象并没有杜绝。她认为,这种占用公共资源赚钱的行为和“杭州大厦前三姐妹霸路收费”一样恶劣。由于社区没权利执法,她希望交警和城管等职能部门能管起来。

浙大一院出口,“收停车费”女子正在寻找停车目标。

   杭州停车收费员穿统一制服

  他们手里的POS机和发票做不了假

  连停车收费员都有假的!怎么辨别呢?记者咨询了杭州市市政停车中心专业人员。

  据了解,近年来,杭州道路停车泊位逐年减少,目前已减少至3.5万个(其中收费约1.5万个、免费约2万个)。截至今年9月,全市主城区有收费工作点700多个,收费(管理)员1400余人。

  工作人员介绍,停车收费员其实很好辨认,最明显的就是他们穿着统一的制服,有“停车收费”的袖章和胸卡。如果遇到没穿制服的收费员,车主可以质疑其身份,或者拒绝缴费。

  如果对停车收费人员的身份有怀疑,也可检查他们手中的POS机和打印出来的票单。收费员可以假冒,但收费的POS机和它打印出来的票据不能作假。

  另外,停车时还可以抬头看看停车位附近的醒目立牌,上面标有车位数量、收费标准、投诉电话、监督单位电话等内容。如果没这块牌子,说明你遇到的是免费停车位,当然也有可能这里就不能停车。

  记者提醒大家,以上说的收费员都是杭州市道路停车收费员,除了他们,也有很多停车场地由保安等人员收费。记住一条,凡是有收费资格的停车场地都有工商部门和物价部门颁发的证件,如有疑问可要求查看这些证件。而且,这些地方也必须提供正规税务发票。(相关阅读:   三姐妹提供的停车发票是真的 事件源头来自广厦物业

杭州停车收费员冬天着装(资料图,来自网络)

   “三姐妹”和西湖边大妈或涉嫌诈骗

  浙大一院附近居民商户侵犯业主利益

  浙江靖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蓝清律师分析,杭州大厦的三姐妹虚构了停车收费员的身份,也虚构了收费停车位的事实,车主们基于虚构事实的基础而自愿把钱交给她们,继而这笔钱被她们据为己有。“如果是这样的事实,那么此行为符合‘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的构成要件,可被认定为诈骗罪。”蓝清表示,这件事很复杂,还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如果收费后提供的发票是真实的并存在买卖关系,那么也有可能涉及“非法出售发票罪”、“滥用职权罪”等罪行。

  至于西湖边六公园的收费大妈,就目前掌握的情况与这三姐妹类似,但是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对于浙大一院边上皮市巷、紫金观巷居民、商户占道收取停车费的行为,蓝清认为,目前看起来不构成刑事犯罪。他说,这种行为更偏向于民事纠纷,“除房屋外其他公共设施归全体业主所有,这种行为侵犯了小区全体业主的利益”,可由业主委员会代表业主出面维权。如果是老小区没有业主委员会,蓝清认为,理论上讲业主可以对侵权行为起诉侵权者,但是法院能不能受理还得视具体情况而定。(相关阅读: 三姐妹虚构事实隐瞒真相 很可能已涉嫌诈骗罪

   公共管理专家:

            停车收费乱象因“管理真空”

  针对以上停车收费乱象,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种现象,交警有权管辖,城管也应该管辖,当地片区街道也应该管,如果没有部门管是绝对不可能的。”他认为,这些部门,包括工作人员应思考公共管理人员的职责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无人管”的情况?吴伟强说,这是因为出现了"管理真空"。

  “职能过于重叠的地方,反而会出现管理的真空。城管也管得了,交警也管得了,街道也管得了,公安也管得了,甚至开具发票的管理部门也管得了,大家都管得了恰好会出现管理真空,因为边界不清楚,过于重叠以后就会出现一种现象:我希望你管,你希望我管,我看你管不管,你看我管不管,大家都希望别人来管。”

  管理部门太多,职权容易重叠,边界容易不清,会出现管理混乱。吴伟强建议简化管理,少几个部门管,或者同一个事情由一个部门管到底,由这个部门牵头协调,而不是都有管辖权,或许能避免再次出现假停车收费员收费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