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宜居浙江”新蓝图

04.02.2016  14:16

  2015年度越城区经济适用住房抽号仪式在绍兴文理学院河西体育馆举行(资料照片)。

  王志成 摄

  本报记者 方臻子 通讯员 冉茂翔

  2016年,身边那些丑陋突兀的违建房,能拆掉吗?脏水肆意流淌污染青山绿水的场面,能杜绝吗?低收入群体离“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还能更进一步吗?我们的居住环境,还能更美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2日从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获知,正在打造的美丽浙江画面上,宜居浙江的设计轮廓已逐浙浮现。

  治水拆违

  新目标是“无违章省”

  夜幕降临,温州市瓯海区新桥街道翠微大道旁的一个球场,灯光亮起,人声沸腾。这里曾是违章建筑,曾是“三改一拆”后留下的空地,如今已成为周边居民喜爱的健身场所。

  截至2015年底,全省已累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4.7亿平方米,实施“三改”5.8亿平方米,拆出了发展空间,改出了美丽环境,促进了民生改善,推动了转型发展。

  “十三五”期间,浙江又为“三改一拆”制定了一个极其严苛的目标:存量违建处置全覆盖、新增违建零增长、拆后利用全覆盖、“无违建县”全覆盖、还将把“两路两侧”打造成为美丽浙江的标志线、风景线。

  “浙江的新目标是‘无违章省’。”省“三改一拆”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朱永斌说。今年指标已定下:拆除违法建筑8000万平方米,实施改造旧住宅区3400万平方米、旧厂区2600万平方米、城中村4000万平方米。

  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大拇指”,城镇污水处理是关键一环。浙江计划用五年时间,到2020年底,全省县城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保持在95%以上,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

  “这个要求严于国家‘水十条’。”建设厅城市建设管理处处长管建平说。一系列的配套工程已排上日程:2016年,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39个,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187.9万吨;新建城镇污水配套管网2118公里;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项目4个;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出厂水质一级A排放。

  “决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浙江治水拆违的决心与信心,在2016年细化到一桩桩、一件件。

  宜居都市

  发力供给升级

  2016年的浙江楼市,走势如何?

  “2016年,浙江省房地产形势将呈现销售稳中略降、价格稳中略涨的态势,去库存压力仍然较大。”建设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处长寿欢林给出他的分析,“从销售看,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可以保持近五年的平均水平约4500万平方米;从价格看,商品房供应总体充裕,涨跌互现、小幅波动、稳中略涨;从投资看,下半年会平稳增长;从库存看,考虑到商品房消化周期仍然未回到正常区间,商品房库存中存在的地区性、结构性问题,再加上市场回暖可能带动待建项目、在建项目加快工程进度,所以商品房去库存仍然将是2016年的工作重点。”

  怎样去库存?2016年,浙江将从激发市场消费需求和进行供给侧改革两方面着手,比如实现公租房货币化、鼓励农民进城购房等。

  在我省最大的公租房项目——杭州田园小区里,三级门禁系统、可视抓拍系统、小区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个要收取高昂物业费的高档商品房小区。“让保障房智能起来。”建设厅住房保障处处长谢永明说,保障房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在为保障对象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租金收缴难、退出难、违规出租管理难等问题。

  据悉,已列入省人大2016年立法计划的《浙江省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将使保障房有法可依。针对住房保障申请对象收入认定这个“难题”,浙江也将给出新的实践:一个由民政、劳动、工商、国税、地税、房管、车管、公积金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城镇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将逐步建立。2015年,浙江提前5年实现保障性安居工程受益覆盖率达到23%的目标,在全国走在先列。

  美丽乡村

  打造浙派民居

  “美丽乡村”已经成为浙江新农村建设的一张名片,更是建设“美丽中国”一个精致“标本”。

  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王澍,用了3年时间,在富阳洞桥文村,造了14幢民居。洞桥文村,是浙江美丽宜居示范村省级试点中的一个。目前,浙江已建成448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农村大变样让农村不再是“回不去的故乡”,而是可以寄托乡愁的故园。

  记者从省建设厅了解到,截至2015年底,浙江已累计启动实施美丽宜居示范村国家级试点17个、省级试点747个,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一、二、三批全国美丽宜居小镇、村庄示范名单中,我省已累计有6个镇、14个村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

  浙江决定用今年和明年两年时间,每年启动5个以上国家级和150个左右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建设,确保到2017年底前落成1000个左右美丽宜居示范村。届时,浙江的“美丽乡村”更为动人:环境整洁有序、垃圾户集村运、污水有效处理、农房错落有致、人居环境宜人、区域特色鲜明……别样的“浙派民居”,真正的“诗画江南”。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吴红梅)

版权声明

凡注有衢州日报、衢州晚报、掌上衢州或衢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独家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衢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