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援青指挥部发挥资源优势提升海西州特色产业发展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05.01.2016  12:41

  第二批援青工作开展以来,省援青指挥部充分发挥柴达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建设带来的政策优势,发挥浙江的人才、资金和技术优势,使两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一是加快园区建设,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安排3800万元援青资金,建设柴达木浙江工业园德令哈区、格尔木区企业孵化器及标准厂房,为海西本地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养分。发挥海西州自身优势,通过“青洽会”、“浙洽会”、“百名浙商海西行”、“浙商走进格尔木”以及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推介会等平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推介活动,引进了浙商吴隆毅投资53.8亿元的“200MW太阳能塔式光热发电”等一批项目。组织和动员浙江企业家等社会力量深入海西、了解海西,积极参与海西建设,实现浙、青两省在资源、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进一步形成两省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是加强品牌营销,提升农牧业发展水平。海西州拥有丰富的红黑枸杞、福牛、藜麦等高品质、无公害、有特色的农牧产品,种植、加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省援青指挥部在大力扶植优质农牧产品种植加工的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营销。通过组织海西农牧企业赴浙江参展、帮助海西农牧企业在杭州设立“柴达木枸杞”直销门店、在浙江省农博会上设立海西专馆、建设“柴达木特色农副产品网上商城”、牵手“阿里巴巴”等一系列的“组合拳”,提高品质、打响品牌,扩大销售渠道,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提升农牧业发展水平。今年6月,经援青干部协调,青海柴达木枸杞一条街正式入驻嘉兴市现代综合物流园“多德福”食品城。14家海西州枸企业组团入驻嘉兴“多德福”食品城,开张26家店铺,这是海西枸杞企业首次组团走出海西,共同组建规模大,影响力强的专业特色街。柴达木枸杞一条街的开启,将为柴达木枸杞进一步扩大知名度与美誉度,丰富产销对接渠道,走向长三角乃至全国市场提供良好推介窗口。
  三是搭建文化平台,提升旅游发展水平。2014年5月及2015年9月,海西州委、州政府与浙江省援青指挥部共同主办了以“醉美昆仑·梦回钱塘”为主题的赴浙江文化走亲、旅游推介活动。通过文艺演出,举办旅游推介会,精彩展现了海西州蒙藏风情、昆仑美景,搭建了双方文化交流平台,提升了海西州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了海西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今年7月,浙江武义县组团赴海西、冷湖开展了以“心手相牵援建情”为主题的文化走亲活动,增强了浙青两省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地人民的友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开展旅游资源招商引资推介,2015年“青洽会”期间,乌兰县依托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援青干部的牵线搭桥和大力引荐,浙江温州、四川成都及青海本地的投资商在乌兰县旅游专场签约仪式上,与乌兰县人民政府集中签约了8个旅游项目,总投资达5.59亿元。大柴旦行委援青干部引进和家园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在大柴旦投资“大柴旦草原风情度假庄园”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宣传推介与招商引资双管齐下,推动了海西州旅游业大跨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