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提线木偶戏:手指要灵活配合也要学唱腔

12.12.2016  11:04

  冬日,暖阳。

  象山县高塘岛乡珠门村,“梆梆梆”几声鼓板响,一场《八仙过海》提线木偶戏,在围满乡亲的场地上,正式开始。

  在几位演员操纵下,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等木偶人摇头晃脑,各显神通。

  今年56岁的李贵富,祖辈就以表演木偶戏为生。如今,高塘提线木偶已是宁波市的非遗项目,李贵富,成了象山贵富提线木偶剧团团长。

  一个木偶有13根主线,个别角色有超过20根线,眼睛、嘴巴都可以动。学习木偶戏不但要学会十个手指的灵活配合,也要学唱腔,即便是天赋好的人,也要一两年才能学会。“我父亲李相明12岁那年,爷爷请温州名师教我父亲提线木偶戏……我父亲36岁那年到象山演出,在高塘岛安家落户,提线木偶戏也就在此扎根发芽了!

  说起提线木偶戏和高塘岛的渊源,李贵富颇为自豪。

  鼎盛时期,李相明成立了浙东地区唯一的正规木偶剧团——象山县高塘岛乡木偶剧团,足迹踏遍象山各镇乡及台州、舟山等地,红极一时。

  17岁那年,李贵富正式开启了提线木偶戏生涯。

  也正是因为提线木偶,他与师妹王永芬携手人生。

  其间,剧团也曾经历解散的痛苦。2010年,李贵富重新拉起了班子,让高塘提线木偶重新上路。

  “我父亲那时能两只手超控两个木偶连续翻跟头,我们现在都比不了的,就希望有更多人了解它,有朝一日,再把它发扬光大。”对提线木偶,李贵富满怀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