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定海区“刚柔并重”强势推进观音桥区域性重大火灾隐患整治工作

08.12.2015  18:08

 

今年以来,定海区通过系统排摸、科学评估、综合施策,确立了一批区域性重大火灾隐患整治对象。其中,定海观音桥作为历史性遗留隐患最为突出的区域,定海区采取联合执法、设施改造、技术指导、宣传动员等形式,因地制宜、疏堵结合,全力推进观音桥区域性重大火灾隐患整治工作。

  一、先天不足,后天补,设施改造“护”平安。观音桥区域位于定海主城区中心位置,房屋为上世纪80年代初拆迁建造的农居房,并逐步形成了规模性的家庭旅馆,但观音桥区域防火间距、建筑耐火等级、防灭火设施配置不足等问题突出,特别是违章搭建的建筑物、构筑物使用了大量可燃易燃的建筑材料,有些建筑物在没有进行安全论证的情况下未经审批擅自加层加高,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被省政府挂牌督办,受到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舟山市沈仁华副市长、市局陈优凤副局长、区级政府领导等先后深入观音桥区域实地了解情况,要求全力推进隐患整改工作。

  6月,定海区政府投入近220万元,完成了区域内电力线路的整体改造以及二层(二层以上)防盗窗的技术改造,开通了应急逃生口,新增消防给水管道约470米,新增消火栓21个,54家家庭旅馆都配备了简易感烟火灾报警探测器、消防水带水枪、手动报警装置、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灯,对61家单位(54家旅馆和7家民房)排查出298处隐患并建立了隐患排查整治档案,有效维护了该区域整改期间消防安全形势的稳定。

  二、联动不足,机制补,信息互通“剿”隐患。观音桥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改期间,由于整改牵涉部门多、整改难度大、隐患突出、时间紧迫以及业主不配合等问题,整改工作推进缓慢。为切实加快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工作,深化与各单位的协调配合,消防部门提请定海区政府部门,与住建、财政、街道、规划、公安等多个部门联合,出台了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消防工作职责等相关文件,并成立了综合协调组、消防宣传组、维稳信访组、专家组、现场拆除组、群众工作组等6个工作组,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站,明确专人负责,分任务、分职责推进隐患整改工作。并在支队的建立指导下,定海区安委会出台了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各部门、各镇、街道工作任务和要求,并以每周例会的形式,汇报隐患整改工作推进情况,及时梳理各项工作,共同交流探讨意见、建议,相互交换信息,联合“清剿”隐患。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消防安全管理和防控,在定海区环南街道观音桥重点区域,定海区政府还专门设置成立了“观音桥消防安全管理办公室”,组建了一支6人的巡防队伍,24小时开展值班巡逻检查工作,并由消防大队对巡防人员排查火灾隐患、开展初期火灾扑救等进行培训指导。

  三、经验不足,技术补,服务指导“促”整改。观音桥区域性隐患整改工作涉及范围广,整改同类型、同规模的隐患工作在舟山尚属首例,为切实有效推进区域性隐患整治工作,舟山消防支队组成专项技术服务组,与综合协调组、消防宣传组、维稳信访组、专家组、现场拆除组、群众工作组等6个工作组相互配合,定期深入实地,以蹲点指导、座谈讨论等方式,针对定海区重点区域火灾等安全事故防控综合体系建设、观音桥区域的消防条件,水源、电源管理,疏散条件、建筑防火、设施、宣传教育制度、旧城改造、违章搭建以及观音桥火灾隐患区域安全整治和验收标准的基本原则和要点、建议等内容,提出了专业、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有效推进观音桥区域隐患整治工作,切实改善辖区消防安全环境。

  四、响应不足,舆论补,宣传动员“造”氛围。针对隐患整改期间,不少旅馆业主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等情况,支队与定海大队迅速行动,联合环南街道、解放派出所,深入观音桥区域,与旅馆业主沟通、交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鼓励在整改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要积极与大队联系,共同解决困难,尽快消除火灾隐患。同时,区消防大队联合消防志愿者队伍在观音桥区域张贴消防公约、《消防常识二十条》和消防警示挂图,举办消防安全讲座,集体约谈家庭旅馆业主开展消防疏散演练,并一一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全面提升业主消防安全意识,鼓励理解、支持和配合隐患整改工作。此外,支队还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不定期通报隐患整改进度;利用出租车LED显示屏、公交车移动电子屏等平台滚动播报消防安全常识,呼吁市民共同关注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改工作;利用舟山晚报每月版、舟山人民广播电台《火警119》以及舟山电视台《平安舟山》等媒体平台,专题宣传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鼓励市民参与隐患整改工作,共同监督区域性隐患,切实营造浓厚的氛围。

截止目前,观音桥区域全部52户家庭旅馆中,已经配合拆除了42户,拆违面积2500多平方米。下一步,定海区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进隐患整改,力争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观音桥区域隐患整改工作,确保辖区消防安全形势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