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诵读”:用声音分享文字

29.04.2015  12:23

  4月24日早上8点,当经历过一个疯狂读书夜的书友们离开北京单向空间书店时,为庆祝世界读书日而举行的“北京阅读季·就爱你阅读”全城尚读公益活动告一段落,而之后的北京大学生读书节、中国童书博览会等丰富有趣的阅读季活动,将会让更多不同年龄、不同背景和不同领域的人,通过阅读体味到美与乐趣,更加关注阅读、参与阅读并热爱阅读。

  “北京阅读季·就爱你阅读”全城尚读公益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北京出版集团、天天出版社、三联韬奋书店等阅读机构共同策划实施,围绕“阅读点亮中国梦”的主题,通过贯穿4月23日全天的12场精品阅读推广活动,充分体现出北京市全民阅读推广的丰富形态。

  12场活动囊括多个领域的文化大家及多种图书题材,阅读呈现形式丰富,如北京出版集团的“阅读,向大家致敬”文化论坛、外研社与第二书房联合举办的“戏剧教育与绘本亲子互动”公益讲座等;阅读主题也更细化,如东方出版社的“纪念女性名人传记的兴起——音乐人与作家谈‘真我’”,蒲蒲兰绘本馆的“读北京、走北京、画北京——儿童绘本《北京中轴线》分享会”等。

  然而,此次活动的最大亮点莫过于颇具特色的“接力诵读”。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委和天天出版社举办的“阅读春天,赏春诵读”、单向空间策划的“12小时马拉松接力诵读”让人们以声音接力的形式分享了自己喜爱的文字。

  “昔日帝王阅典处,今沐书香传颂声”,23日下午3点,在北京历代帝王庙广场,著名翻译家屠岸朗诵了自己和夫人方谷绣共同翻译的诗歌《秋千》:“荡呀荡着秋千上蓝天,上蓝天,你呀喜欢不喜欢?我想小孩儿最爱荡秋千,荡着秋千真好玩,真好玩……”屠岸先生声情并茂地朗诵,身后稚嫩童声轻轻合诵,把人们带入了充满希望、正是读书好时节的春天。屠岸先生说,诵读是一种极好的阅读方式,这种声音文字融入了诵读者的感悟与情感,不仅能让诵读者,也更易让听者投入到文本世界中。近两个小时,数十名阅读推广人与孩子们沉浸在这个有趣且有意义的“游戏”中。

  紧接着晚上8点,单向空间的“12小时马拉松接力诵读”正式拉开帷幕。单向空间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不打烊的流动诵读盛宴”是为庆祝世界读书日做的一件“疯狂”的小事——从23日晚8点到24日早8点,共720分钟,人们可以在书店里大声朗读,每人5分钟,并邀请时下口碑颇好的8个阅读类微信公众订阅号,在不同时间段以领读者的身份参与活动。

  在这样一个不眠夜,四面八方的读者步入单向空间,夹着一本书,或站或坐,聆听舞台中央“王座”上朗读者喜爱的书籍。他们读海子、读鲁迅、读加缪、读海明威、读辛波丝卡……工作人员还将每位参与者所读的页面和书封复印下来,一张一张粘贴到墙壁上。很快,墙面上满是翻飞的书页。

  德语专业的大三学生Joe特意从天津赶来参加此次活动。害羞的他鼓足勇气,用略带颤抖的嗓音朗诵了德国诗人保罗·策兰《死亡赋格》中的诗句。虽然大家并未听懂他所读的内容,但Joe表示,用德语读可以更好展现诗的格律,感受诗人所传递的情感。而来自北京一家心智障碍服务机构的女孩彦南则饱含情感地读了《苏菲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她说,在这里遇到了一些特别的人,一些爱书、有文学梦的有趣之人,聆听到有关情绪调节、川菜做法、历史故事等多元、有趣的内容,“这种感觉非常棒”。

  此外,微信公众订阅号“活页”团队的诵读主题则是书信。10余封书信有关爱情、亲情、友情等,如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情书、奥威尔收到的退稿信、卓别林写给儿子的信、美国总统里根致公民的公开信。再如微信公众订阅号“读首诗再睡觉”12位成员为大家献上精心挑选的不同国别、不同主题的诗歌,让听者不虚此行。其主编流马表示,此次邀请微信公众订阅号参与阅读活动无疑与新媒体时代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相契合,并且有趣地阅读正是“读首诗再睡觉”一直做的事情,不同的是当晚是一次意外的惊喜——“读首诗不睡觉”。

  12个小时的诵读接力,单向空间可谓异常“热闹”,书店方面无法统计出有多少人参加了活动,又有多少人上台朗诵,只是活动不曾间断,复印机未曾闲置一刻,单向空间的墙面上贴满了诵读的文字……到24日8点,有28位书友坚持到最后,并表示“下一次仍愿赴约”。在石油行业做管理的方舟一直坚持到24日早上6点,他这个“认真的听众”虽一字未读,但一直在静静地倾听。他说:“年轻人,面对未来的不确定,会有说不出的孤独。这是一个诉说的机会,没有内容的限制、没有人评论。他们借诗与书读出与自己心灵相通的字句,寻求一丝安慰。

  对此,一些参与其中的出版人士也发表了看法。“虽然熬夜阅读有一定的不合理性,许多人也缺乏诵读的技巧,但此类活动对引领公众,特别是青年读者关注、参与阅读非常有价值。”社科文献出版社编辑段其刚说。作家出版社营销宣传部主任、总编室副主任金石开则感慨,那么多年轻人,以阅读的名义聚在一起,他们对诗歌的欣赏水平、对生活的表达能力、对文字的成熟见解,超出了我之前的判断,这不仅体现出阅读仍是年轻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更是以活动的喧嚣呼唤宁静的阅读的一次“疯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