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徽墨制作技艺:千年墨香盼传承

03.02.2018  16:42

  徽墨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的“徽墨”更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至爱,有着“一点如漆,万载存真”之美誉,制墨业始于南唐,在宋代达到顶峰,由于原材料及气候等原因,徽州地区一直是制墨业的中心,近日,记者走进安徽黄山屯溪的胡开文墨厂,探访这一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

  徽墨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程国胜介绍,用油烟、松烟手工制成的徽墨耐腐蚀、抗氧化,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舔笔不胶,徽墨制作中,还加入冰片、麝香等十几种中药,达到防腐、防蛀的效果,“一块好的徽墨可传承千年,而古代字画也能传承几百上千年,与所用的好墨是息息相关的。”在制墨车间,记者看到,火红的炉子正不断对墨泥进行加热,以防止其固化,一旁师傅们不断地捶打加胶的墨泥,程国胜告诉记者,这是为了挤压墨泥中的空气,防止其内部出现气泡。随后,师傅将捶打过后的墨泥放入石楠木制成的模具中压实,使墨泥在阴干的过程中呈现出精美的图案。

  为了徽墨的水分自然挥发,达到最好的品质,程国胜介绍,每一块压实的墨锭都需要阴干1至2年的时间,高端墨所需时间更长,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修边、描金等工序。

  墨模雕刻车间内,墨模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储琳正在专心致志地进行雕刻,由于要倒印在墨锭上,所以墨模上雕刻的图案均是反状,储琳告诉记者,墨模的雕刻不仅要学会绘画和刀法技艺,具备对题材的领悟水平和对木质的驾驭能力,同时,墨模雕刻的反雕手法,相较于普通的雕刻,对雕刻者的手法要求更高。

  徽墨历史悠久,制作精美,相应的,其制作技艺也相当复杂,有十多道工序,这些枯燥繁重的工作现在大多数由入行数十年的老师傅来完成。程国胜坦言,希望年轻的人们多关注这些流传千年的古老工艺,让千年的墨香再飘扬下去。


安徽一家四代接力传承徽墨制作技艺
  在中国徽墨之都——安徽黄山歙县古城里,文化厅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收录112位校友及亲属“联大记忆”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仪式10月31日在云南师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