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三举措探索实践义务教育跨行政区域管理

15.01.2016  18:05

为进一步加快教育均衡化、优质化进程,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迫切要求,嵊州市教体局针对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优质师资配备不均衡、教育教学质量不均衡,以及群众对教育的高期待等问题,科学整合、合理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跨行政区域管理,成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推手。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嵊州市教体局统筹城乡学校教学理念、人力和管理资源配置,按照“城乡统筹、以强带弱、就近组合、形式多样”的原则,结合各校实际,充分发挥优质资源学校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优质学校为龙头,联合新建学校、薄弱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将相邻乡镇的学校有优质学校实施跨行政区域管理,带动其他学校共同发展。逐步实现城乡学校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效推进全市学校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1.组建教育集团。由优质学校为总校组建教育集团,一个校长两个校区。总校校长由教体局任命,校区负责人由集团总校在副校长中选派。以“一套班子、两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运作方式,实行人事管理、经费管理、教学管理、资源配置、绩效评价“五统一”的管理模式。以原城关中学为龙头成立剡城中学教育集团。原城关中学为剡城中学教育集团城关校区;在城东开发区新建校园作为剡城中学教育集团城东校区,撤销开发区莲塘学校初中部、三塘中学,两校师生整体并入剡城中学教育集团城东校区,优化初中学校布局。将莲塘学校校园给莲塘小学使用,用于扩充办学规模,缓解开发区入学压力。以原鹿山小学为龙头成立鹿山小学教育集团。原鹿山小学为鹿山小学教育集团鹿山校区;原三塘中学校园改办小学,成为鹿山小学教育集团三塘校区。

2.中心学校跨乡镇管理。2013学年,撤销规模小、地处偏远山区的里南乡中心学校,以就近原则,里南乡中学撤并到甘霖镇蛟镇中学,里南乡中学校园给中心小学使用。里南乡中心小学和中心幼儿园由甘霖镇中心学校管理。在试点基础上,2015学年,撤销王院、通源两个乡的中心学校,该乡镇的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分别由附近的谷来镇、石璜镇中心学校管理。

3.划分学区教研片。原则上将相邻乡镇的学校划成一个教研学区片,由一所市属学校牵头。全市共分崇仁、嵊长、黄泽、三界四个教研片,每个学区6至7所初中学校,在划分学区时,遵循强弱搭配原则,确保每个学区至少有一个相对“”的镇和一所相对“”的中学。将学区教研片定位为教育学术研究与交流一体化、教研与培训一体化、质量监控与教育督导一体化的跨乡镇区域团队。学区片内各成员校法人、校名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原则上保持人、财、物独立。每个学区教研片设置1位联系教研员和2位兼职教研员,联系教研员由市教研室教研员担任,兼职教研员由学区教研片内市属学校和大集镇学校的分管领导担任。

二、成效及启示

通过实施跨行政区域管理,进一步实现全市教育资源均衡化、优质化,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升,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美誉度不断提高。

1.缩小了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跨行政区域管理强化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引领,在管理上打破了各学校相对封闭的模式,促进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等资源共享;在机制上打破了原有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二级管理模式,赋予优质学校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2.消减了地区局限,促进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通过跨行政区域管理,优质学校通过输出优质品牌、管理模式、优秀师资,扩大了优质教育规模,缓解了就学矛盾,为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利好,让农村孩子不用择校就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教育,促进了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

3.提升了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的综合改革。跨行政区域管理建立校际间纵向、横向的联动渠道,通过“网格化”基础教育链条,不仅均衡了优质教育资源,有效缓解“择校热”,也对于解决当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不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起到明显效果,对教育综合改革提前进行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