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杭州最挤”的179路是怎么“挤”出运力的

12.01.2015  12:13

2013年的一段视频显示,候车人群混乱拥挤。

现在的乘车秩序井然,候车乘客也很淡然。

  冬天的早晨,从温暖的被窝里挣扎着起来,使出“十八般武艺”挤公交车赶着去上班……两年前,这是居住在文三西路沿线,五联西苑、皇朝花园、康乐新村等小区里的白领们的噩梦。每天清晨痛苦不堪的赶车经历让他们集体吐槽,给途经这一带的179路公交车,封了个“全杭州最挤”的称号。
  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这期间,杭州的公共交通经历了“双限”升级、公交专用道增多、公交提速等大事,179路公交车现在怎么样了?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在上周四清晨,早早来到了文三西路上的皇朝花园公交站。

   历史
  “全杭州最挤”的称号怎么来的
  公交三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对过去媒体曾报道的“全杭州最挤公交车”还记忆犹新。一直以来城西上班族能够选择的公共交通,除了公共自行车外,只有公交车了。早高峰皇朝花园、康乐新村(南侧)站,在7点半到8点半的一个小时内,往往一两分钟内就能聚集几十人,加之西溪路梅灵隧道口经常路阻,造成到达车辆间隔不匀,而出现滞站、后门上客等情况。
  翻看以往的资料画面,曾经的皇朝花园、康乐新村站点,早高峰时只能用“混乱”来形容,每辆到站的公交车需要应对的是几十人的乘客队伍,他们争先恐后,甚至拍门敲窗。
  2012年11月,地铁一号线开通,179路途经的交警支队站,与地铁一号线西湖文化广场站接驳,让线路又承担了换乘接驳的任务。
  2013年7月1日,火车东站开通,179路的终点站被调整至火车东站东区,一下子又为拥挤添了把“柴火”。
  在收到了越来越多市民的抱怨与投诉以后,2013年,公交集团将179路列入了年度的“拥堵整治线”。

   现场
  乘客从容候车,打出85分
  上周四早上7点40分左右,在皇朝花园公交站,乘车人群正在慢慢“起峰”。站台上此时站了十多个乘客,还有人从马路对面小区的巷子里小跑过来。
  早晨寒冷,穿着羽绒服的年轻乘客们搓着手等待上车。等待的时间并不长,短短3分钟内,已经有一辆179开过眼前。而在路边,也停着一辆全空的179,随时等待调度员的指示发车。大部分乘客都选择登上那辆蓄车候客的179。所有人上车以后,车上的满载率在60%左右。站台上一下子空了。
  7点45分,一辆279M开来。279M是帮助179路疏散客流的高峰地铁接驳线,中途只停靠大站。又有8个乘客上了车。
  7点55分,站台上的乘客又多了起来,但总数仍不超过20人。这是因为公交车一辆一辆地到,将人们一批一批地送出去。
  在179路上,记者采访了一位坐着的小伙子,他说自己姓胡,租住在皇朝花园。“我对一年多前的媒体报道有印象,因为以前我也是要全副武装才能挤得上179,不像现在。”小伙子给一年多前的179路打分不及格,现在,则有85分。
  8点10分左右,记者来到康乐新村站。这里候车的乘客比前一站皇朝花园要多一些,有30多人。179路正在陆陆续续地到达,平均3分钟一班。每一辆车靠站,都有八九个乘客登车。从汽车西站始发的车上人稍微多一些,满载率80%,而从皇朝花园始发的区间车上就相对空一些,满载率在70%。
  住在康乐新村的乘客张姑娘在东方通信大厦上班,早上一般都骑公共自行车,天冷了才改坐公交。“我记得去年冬天的时候179路是很挤的,车上都没处下脚。没想到一年时间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虽然座位仍没有,但是站在车厢里并不拥挤,我给179路打80分吧。
  康乐新村人多车也多,基本上秩序井然。

   治理
  多管齐下提升乘客愉悦指数
  是什么妙招让179路发生这么大改变?
  首先是车多了。线路由原来的25辆配车,增加到目前的40辆配车。同时投入新车型,将原179路三种车型更新统一为长度12米的天然气车,新车型动力好空间大、安全性高,为乘客提供了一个舒适不拥挤的乘车环境。
  其次,安排区间车。针对始发站汽车西站车辆出站后,因西溪路梅灵隧道口路阻严重,造成沿途站车辆间隔不匀这一情况,为避开路阻点,加快车辆周转,公交三分公司在早晚高峰时段,在皇朝花园安排了6辆区间车,疏散皇朝花园至火车东站西的客流,弥补西溪路路阻造成的中途站车辆断档或间隔不匀现象,快速输送了站内乘客。
  在市交警支队站,公交三分公司也投放4辆区间车(由市交警支队到汽车西站终点站),专为疏散早高峰集聚的地铁客流。
  第三,开设高峰大站车。皇朝花园开往火车东站西的高峰地铁接驳线297M线,每天早高峰四班定时发送。
  此外,灵活的调度必不可少:在皇朝花园站,常年有现场调度员驻守,他们的任务就是一旦发现汽车西站车辆出站后,因路阻严重而延误顺利到站,乘客滞留,就立刻指挥区间车出马顶上,让区间车真正起到“及时雨”的作用。
  在另一个客流量颇大的站点,市交警支队站,由火车东站线路调度员通过智能调度监控,及时施放区间车,就能够快速地将换乘人群疏散出去了。
  早高峰期间,公交三分公司还增派管理人员与线路调度员一起进行现场管理。一些急着赶去上班的乘客往往会站到机动车道上候车,现场管理人员此时就会引导现场秩序。
  179路通过投入新车、开通高峰线和区间车以及灵活调度和现场管理等多项举措,目前基本缓解了线路高峰乘车拥堵现象。据了解,客运量由一年前的日均1.6万人次增加到目前的日均2.5万人次,满足了乘客出行需求,同时也为乘客提供了一个较为舒适的乘车环境。

   记者手记
  也说“自我挖潜
  杭州正在花大力气“治堵”,重中之重就是加大公共交通发展力度。在交通治堵任务表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提高主城区的公交分担率。2013年年底,杭州市公交分担率为35.7%。2014年的目标是主城区公交分担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常听有车一族说,公交要方便舒适,我才肯远离方向盘啊。道路资源有限,当外部条件改善空间不大,怎么从自身挖潜惠及民生,让乘客坐得上车,还坐得舒服,速度快一些,179路公交车给出了很实在的答案。
  乘客都看在眼里,候车愉悦值上升,坐车的信心值也就上升了。
  2014年上半年主城区公交分担率提升了1.82%。治堵很难。公交分担率提升一个百分点都很吃力。但它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的意义重大。意味着更多人愿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也意味着我们有限的道路资源更加高效地被利用。
  179路的转变,是公交人为了提高这个百分点不懈努力的缩影。
  当然,这个百分点的提高,背后也包括交警、交通建设等多部门的共同努力。
  今年,公交建设无疑是值得期待的。1号线、2号线东南段和即将通车的4号线首通段即将形成小环路。更多的快速公交线也将融入我们的生活。期待它们和公交一起,发挥乘数效应,给市民带来更多便捷。(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