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挑刺”呵护餐桌安 全省食品安全义工队成立

08.08.2015  07:46

 

  本报衢州8月7日电

  记者 赵峥琳 通讯员 祝晓艳 危少平

  清晨,人来人往的市场里,你一如往常采购新鲜蔬菜、肉禽蛋品,在这些食材端上餐桌前,你是否曾小小担心过:新购的食品安全吗?今天,在衢州宣告成立的一支队伍,或许将解决你不期而至的担忧,为“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一份支持。

  这支队伍叫省食品安全义工队,他们身披红马甲,自称“啄木鸟”,完全由消费者组成,而推动这支队伍成立的,是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管部门牵头,为的是给自己工作挑刺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食品安全义工队将成为浙江食品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除了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咨询,他们甚至将提供食品安全监管、消费维权和纠纷调解等服务。

  在衢州斗潭农贸市场,70岁的沈天很快进入角色,他是“啄木鸟”首任队长,退休5年以来,他一直关注食品安全消费维权。“大门的液晶屏上有农产品公示,这点挺好,但是少了可以直接查农产品进货台账的触摸屏。”沈伯是杭州人,比对杭州农贸市场,他颇为专业地“挑刺”,指出衢州农贸市场的不足之处。

  一楼的生鲜摊位上,沈伯和义工代表们抽检鸡翅、冰鲜鱼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我家鸡和鱼都很新鲜,进货都挑好的,我在这做了20多年啦。”摊主周金英对自家的食品挺有信心。一番查看后,义工们也对周金英竖起了大拇指。

  二楼的豆制品摊位,还是被沈伯挑出了刺。“你看,这些豆腐上没有任何标记,如果在杭州,这样的豆制品是不能进市场的。”沈伯拿起一块豆腐解释说,“像这样没有标记的,如果吃出问题就很难溯源。散装豆制品这块,衢州还得加强监管。

  “杭州来的义工确实专业,我们要好好学习。”59岁的衢州本地义工董建伶认真听着沈伯的讲解,为他的认真劲而感动,“之前可能最多看看保质期,不会看到这么细的点。我们现在是食品安全义工,更要加强一些专业知识。

  “食品安全大过天。”沈伯说,作为首任队长,他要与义工们加强交流,分享经验,开展一些常态化的活动,有效补充专业监管队伍的人力不足。

  从衢州市场消费体验“挑刺”开始,食品安全义工队成功试水了成立后的第一次行动。目前,省内有800多名“啄木鸟”加入了这支队伍,覆盖杭州、嘉兴、衢州等地。我们有理由相信,餐桌上的食品安全会越来越有保障。

来源:        作者: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