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公益”时代来临 点滴之善汇聚大爱

19.10.2015  13:28

  中新浙江网10月19日电(见习记者 李佳赟)10月17日,是第23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也是我国第二个扶贫日。当公益扶贫遇上“互联网+”,是否能织就出一张“精准扶贫”的数字化网络?10月17日,浙江中之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携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举办的“一元微工资,千万儿童梦”慈善启幕活动在浙江宁波举行,这场互联网与公益之间的“拥抱”,正在激活线上线下正能量的同频共振。

  根据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监测显示,我国还有7017万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且由于完善的儿童福利制度尚未形成,在中国土地上,仍有数以万计需要救助的贫困儿童。

  据了解,由浙江中之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携手合作的“微工资APP”可通过手机客户端通道,倡导每人每月捐助一元工资,并将善款全部捐赠给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用于帮助贫困儿童筑梦彩色童年。

  宁波市委市政府监督专员、宁波市经信委原党工委书记、主任林克宇表示,勿以善小而不为,自古以来“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就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儿童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未来,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用慈善和公益的心传递温暖。

  而在浙江中之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苏玉军看来,随着公益和互联网结合,公益投入的碎片化、随性化等趋势凸显,人人皆做公益的时代已然来临。

  “互联网让信息更对称了,年轻人能够在工作、娱乐、生活中同时兼顾公益事业。未来,将有这样一幅场景,人们可以在高铁、汽车、旅游途中动一动手指来加入公益,慈善和生活将真正结合起来。”苏玉军说。

  孙玉军介绍道,微工资APP具有公益集市、社群公益、私人定制等功能,每次捐款只能限定一元。“‘一万人捐一元’和‘一个人捐一万’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微工资捐款让所有人在公益事业中都处于平等位置,且持续性更强,有望形成一种全民公益的习惯。”

  据了解,微工资APP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及时性和互动性,在私人定制功能中,捐赠者可选择将捐款指定给某名儿童,还可与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并查看实时现金流,了解捐赠儿童的成长变化。

  在孙玉军看来,这种“互联网+”公益的方式更契合年轻人的公益模式,“指尖上的公益”不仅具有随时、随地、随手等特性,同时还能解决公益不透明的问题,影响力更为广泛。

  据悉,截至17日下午14时,微工资APP已募得善款6万余元,参与人数达1万余人。孙玉军透露,未来,微工资APP将持续推广到更多城市,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在生活工作中与公益“无缝对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