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拿回了这笔钱还帮警方破了案

14.04.2016  09:33

  花5万多元,买了个假冒的爱马仕包,你会怎么样,是自认倒霉,还是积极维权?

  绍兴的郑先生选择了后者。为了讨回公道,他步步为营,一点一点地套取卖家信息,最终掌握对方售假证据后向警方报案。

  日前,绍兴上虞法院审理了这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由郑先生“”出来的广东卖家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3万元。

  他又一连买了3个假包

  郑先生是淳安人,但一直住在上虞,他在微信上开了一家微店,专售奢侈品。郑先生说,他做这行已经有七八年时间,对大部分的名牌包都比较熟悉,基本上一摸就知道是真是假。

  说起这个假爱马仕包的事,郑先生也着实有些郁闷。去年3月,他的妻子花了5.2万元,在一家二手商品网店上买了一个爱马仕的铂金包。“当时她是瞒着我买的,包寄到家里,她把钱付掉了之后才告诉我。

  郑先生发现这个包做工很粗糙,一看就是假货。这时,妻子说,卖家最初挂出的价格是6.8万元,她砍到5.2万元成交,觉得很划算才买的。“真的爱马仕没这么便宜,这个包在专柜至少要10万元以上。”郑先生很无语,但钱已经给了,也不能退货,要维权可没有那么容易。

  于是,他想了个办法——继续向这家店买包,想方设法套取卖家信息,掌握对方售假的证据。

  接下去,郑先生用妻子的账户,在这家网店又拍了3个包:一个8600元的瑟琳斜挎包、一个10300元的香奈儿单肩包、一个5000元的圣罗兰手提包。

  卖家是分批发货的,第一单寄来的是瑟琳斜挎包。郑先生收货后一看,发现包装很简单,也没报价单,包的外观和做工与自己以前买的包都不同。他告诉卖家,他怀疑包包被快递公司掉换了,因此拒绝签收,把包退了回去。

  卖家当即表示会和快递沟通,郑先生便要求让卖家把剩下的2个包发过来。

  过了几天,第二个包裹到了。这次寄来的香奈儿包还是假货,郑先生当场拆包验货后再次拒签,并退货。第3个圣罗兰的包,卖家没有再寄过来,但至此,郑先生已经确信这个卖家一直在网上销售假冒的名牌包。

  一步步“”出卖家信息

  郑先生和卖家沟通了几次,卖家一开始并不承认,坚称自己卖的都是正品。郑先生就通过快递公司,找到了卖家的手机号码,在网上一查,发现这个号码已经上了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真实姓名和身份都被曝光。

  郑先生知道卖家是来自广东的江某,就通过微博把自己买到假货的事情曝光。“我把这件事发微博后,有不少人也来联系我,都说被这个卖家欺骗过。”没多久,江某主动联系了郑先生,承认卖给郑先生的包是从广东皮具城进的假货。江某提出退还郑先生4万元,前提是他要把微博的内容都删除掉。郑先生同意了。但之后,江某人联系不上,钱也迟迟没有退,郑先生报警。

  民警接到报案后,找到了江某网店的交易记录,并两次赴广东调查。去年6月,江某被抓获归案。

  皮具城买来的假货

  现年30岁的江某是广东人,根据她自己的说法,在网店上卖假名牌包也是出于一次偶然。

  2015年初,江某的一个小姐妹有个正宗的LV枕头包想出售,让她去实体的二手店里问问价格。江某去问了一下,实体店只肯出1000元。“那还不如放到网上卖”,于是,江某去注册了网店,把小姐妹的枕头包挂了上去。没多久,包包就卖了1600元。

  “我觉得这个生意挺好做,就有了在网店上卖二手货的想法。”江某说,除了卖她自己用过的旧东西之外,她还卖一些二手奢侈品。有次有个小姐妹想出手一个香奈儿包,实体店出价1.2万元,她在网店中卖了1.5万元。

  通过这个网店,江某卖出过2个真品的旧包和2个假包,其中1个假包就是卖给郑先生妻子的爱马仕包。

  “那个假的爱马仕包,是我从广州的皮具城买来的,是皮具城里一个老板娘用过的二手包,有九成新,当时以1.8万元的价格卖给我。后来我把这个假包卖给了郑先生的妻子,以5.2万元成交。”江某承认,她当时拍了包包的照片,然后挂到网店上,同时挂上去的还有好几个假包,后来郑先生下单的那几个包,也都是那个时候挂上去的。

  “那个皮具城里卖的基本上都是假包,那个爱马仕的手提包,正品的话,九成新的二手也要六七万,当时以1.8万元卖给我,我就知道不是正品。那个香奈儿也一样。”江某说。

  江某说,她有2个孩子,家里开销非常大,就想靠这个赚钱,没想到竟然触犯了法律。

  庭审前,后悔不已的江某把5.2万元退了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