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这两个“文化朋友圈”不容小觑

17.11.2015  18:57

新年健走,走最美世遗小道。

2014大运河文化节迎四海宾朋。

  拱墅区最近有两个“朋友圈”非常厉害。
  第一个“朋友圈”聚集了全国的文化志愿者——该区起草了《文化志愿服务管理规范》县级标准,目前正式对外发布,这是全国首个针对文化志愿服务管理的地方性规范。创新提出了文化志愿者活动的标准样本,为个人和团体文化志愿者找到“娘家人”,提供更好的组织、管理服务,促进其健康成长。
  第二个圈子叫大运河文化沙龙,将运河沿线的文化智囊团、文化民营企业代表,以及热爱运河、愿意为运河文化的传承发展奉献力量的志愿者们聚集起来,每月定期开展文化活动,为市民免费展示诗词歌赋、曲艺手工武术等各类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增加公共文化服务。
  这些只是拱墅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区创新推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 “三联模式”:文化联盟、联姻、联群。活跃在拱墅的一大批文化热心人,成为文化创新、创意、创业的中坚力量。
  在拱墅区,“元宵灯会”、“半山立夏节”、“大运河文化节”、“端午运河龙舟赛”等一大批大型民俗活动,为老百姓提供了文化大餐,也传承了历史文脉。
  每年的运河元宵灯会,赏灯者达到30多万人次,已入选第三批浙江省非遗保护名录,主灯区运河文化广场也被评为浙江省春季文化特色地区。
  半山立夏节融合了辖区内社会力量,促成“文体联姻”,将立夏传统习俗与全民健身结合起来,4000份乌米饭由皋亭文化研究会友情提供,来自辖区院校、健走协会等社会组织成员一起“跑山”。
  由辖区内社会力量“包办”的大运河文化节,提供了展演节目与活动项目。而“运河文化带”——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已培育了韵和书院、柔之艺太极院、舒羽咖啡、浙派徐门古琴运河馆、老开心茶馆、剑瓷视界会所、浙窑公园体验点等民营文化企业。辖区企业浙江泰隆银行、浙江移动通信、詹氏骨科等也纷纷出钱出力出场地支持文化团队建设,主动服务社会。
  未来,建设拱墅区的文化地标——运河大剧院,是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大举措,大剧院将通过BOT(建设—运营—移交)项目特许经营模式建成。承建方浙江横店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将承担运河剧院的建设工程,还提供一系列文化产品和服务:5年内每年至少要有100场演出,满足大型歌舞剧、交响乐演出、实验话剧、文艺汇演、巨幕影片、立体影片等不同需求。
  为培育更多的文化团队,拱墅区还制定出台了《拱墅区关于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共文化的实施办法》、《拱墅区文体团队奖励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拱墅区基层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等非政府投资兴建公共文化场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为百姓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文化服务。(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