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拱墅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亮点不断

12.01.2016  18:29

十二五”以来,杭州市拱墅区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优先发展地位,实施了“规划优先、硬件优先、应用优先”三大优先战略,形成了“区域推进、分步实施、全面融合,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学校并举、和而不同、多元发展,创新教育信息化特色”的整体推进策略。

一是硬件基础不断优化。目前,全区中小学计算机教室拥有率、校园网覆盖率、教师笔记本配备率、班级多媒体配备率均达到100%。为全区所有班级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摸一体机),所有教师实现了第二轮笔记本电脑的更新;建设学生机房40多个,有效生机比达3.45:1。

二是软件应用不断丰富。统筹规划信息化公共服务,提出“公共应用区里建,特色应用学校建”的建设模式,先后推出了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工作室)等七大公共应用服务平台,特别是国家信息化试点项目“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工作室)”更是让拱墅的教育信息化驶上了快车道,形成了“六化四模式”的拱墅教师网络空间应用特色。

三是信息化教育理念不断转变。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了多层培训机制,针对校级领导、信息化负责人及网管员、全体教师开展培训,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技术在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先后有18项信息技术课题在中央电教馆立项,名列杭州市第一。

四是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创新。以“数字校园”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了学校特色应用的建设,先后涌现出学业诊断分析、一对一教学、智能组卷、智慧班级等一系列应用特色。到2015年区级数字校园示范建设校覆盖65%的公办中小学,并有10所学校成为了省、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建设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文化品牌特色、课堂教学实践等应用方面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数字校园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