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全面推进区域教育国际化之路

21.04.2015  13:36

  今年初,杭州出台了人才新政27条,其对人才的扶持力度为历年来分量最重,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中有一条就规定,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外籍子女,优先安排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幼儿园就读 ,提出杭州要加快国际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建设。
  继2013年,拱墅区成功引进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最近,拱墅在此基础上成功创建杭州世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专门招收外籍人士子女,与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同址双牌。
  而杭州世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成功创建,是拱墅区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的一个缩影。
  早在“十二五”规划制定时,拱墅区教育局就将教育国际化列为八项重点工程之一,几年来积极推进学校与国际名校结对拉高发展标杆,加强师生交流拓宽视野,引进国际化名校树立新目标,创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实施运河名师海外研训工程,公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训,提升国际化教育教学水平,有效促进区域教育特色发展。
  
   引入上海世外小学
  国际化学校办到家门口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已经有21年办学历史,是IBO(国际文凭组织)成员学校之一, PYP(小学项目)部实施IB课程。
  曾在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工作了20年的陈民仙,2013年被派到杭州领办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虽然办学时间不长,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在她带领下,已很好传承了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本部的良好基因。今年又成功创建了杭州世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专门招收外籍人员子女。
  3月1日,杭州世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PYP课程正式获得IBO(国际文凭组织)许可,成为IBPYP候选学校。
  杭州世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其最大特色是PYP班,课程由中国教师和外籍教师包班完成,双语教学,运用国际上最优秀的IB课程、教育方法、评价体系,强调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采用多渠道教学方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社会交往、情感和文化方面的发展,重在鼓励学生变得积极热情、理解他人、尊重差异,并成为终身学习者。为培养有爱国心、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打下坚实基础。
  PYP超学科课程,学生学习不是一味地听、读、记,回答老师提问,而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动手、收集资料、主动探究、发现知识,课堂中以质疑为中心,贯穿始终,促进融会贯通,让“教会学”成为“我会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把学生生活世界和学习世界有机联系起来,强调学生的态度、知识、行动的统一。
  在学习闹钟时,通常老师会告诉学生钟的构成和作息时间,而杭州世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PYP部老师,会买来五颜六色的钟让学生组装,时针、分针、秒针关系,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1分钟等于多少秒,孩子们一边组装闹钟一边就了解了数学、科学知识。
  四年级孩子要学习面积计算,PYP部老师会设置场景教学,社区里有一块场地,准备摆五辆长方形车模,让学生们齐动手,量量每辆车模的长、宽,再量量场地的长和宽,算出每辆车面积,得出场地面积大于五辆车总面积,团队通力合作,最终将小车子放在里面、大车子放在外面;老师还启发学生,将车子斜放,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学会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并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一半是三角形。
  PYP部的UOI课程为超学科课程,融合了人文、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社交等课程,各个学科相互整合。学生在质疑中受到启发,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评价体系上,多元化的评价,重视过程性。通过不断地激励,来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例如,每年有一次学生主导会议,由学生给家长发请帖,由学生主持家长会,每位学生上台汇报一年成绩,然后由家长作出评价。
  
   结对国外名校 在友好交流中长见识
  从2007年开始,大关中学就与德国中学结成了友好学校。每年暑假,大关中学会组织学生交流团到这所德国名校,体验课堂教学,住在对方学生的家中。每年10月,德国中学会带队回访大关中学。
  大关中学初三(8)班的钱彬去年暑假从德国交流回来,说起赴德国交流的经历滔滔不绝,他印象最深的是德国民众的规则意识很强。交流期间住在德国同学家中,外出乘坐公共汽车,车厢内常常是鸦雀无声。要是以为德国人不爱说话,那又错了,在课堂上同学们发言的热情程度真叫积极。钱彬总结为这就是他们的规则意识强,在公共场合德国民众尽量不去打扰别人,而到了开放的课堂,则尽情展现自己。此外,钱彬对德国民众的爱国情怀敬佩不已。在校园、课堂、家庭,德国国旗无处不在,人们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祖国。当时暑期正好举行巴西足球世界杯,德国队的夺冠,人们的爱国热情溢于言表,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令人佩服。回国后钱彬自己说爱国的情怀已经深受他们的感染,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不再是个简单的过程。同批赴德国交流的同班同学赵喆芸观察更加细致,她和同学出去游玩,喝完的可乐瓶德国同学非常自然地压扁放进背包,回家统一存放,丝毫没有觉得会在异国朋友面前丢脸。赵喆芸回家后经常将自己在德国的见闻告诉身边人,和家人一起为环保而努力。
  学生走出国门,既增长了见识,又在交流中提高了自身素养。大关小学是省友协基地。大关小学六〈4〉班的徐哲政说起去年全校16个同学随“浙江省青少年书画音乐代表团”访问日本的经历,仍旧十分兴奋。原本弹丸之地的日本,历史上经常向中国学习,但日本交流回来之后,他感觉要向日本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在日本,大街上很干净,市容市貌给人的感觉非常清新,但几乎看不到清洁工人。日本的厕所犹如宾馆般洁净,实在令人赞叹。可见他们的文明程度和环保意识很高。在大型公园,人们纷纷自觉排队,在国内一看到人多就产生的焦虑感顿时消失。同批赴日交流的三年级同学刘程,对日本民众的责任感更是印象深刻。大家乘车离开酒店,工作人员会在门口挥手告别,直到看不见为止,那样的专注和一丝不苟真是令人感动。两位同学纷纷表示这次日本之行,对今后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努力方向有了更清晰的目标。
  “十二五”期间,拱墅区推进学校与国际名校结对,目前共有25所中小学与国(境)外52所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对外结好比例达70%,共接待国外来访87批次,2350余人次,组团96个3680余人赴境外交流。启航中学与国际著名的基础教育名校香港汉基国际学校成功结对,开启足球合作之路。作为省侨办华文教育基地,每年暑期许多海外华裔青少年都会到文澜中学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促进了国际文化的交流。长征中学致力推进高中教育特色发展,高三学生钟宇彬凭借优异的学业成绩和面试环节的出色发挥,被牛津大学物理专业录取。
  
   名师境外研训 培养国际视野
  相对于学生出访交流,运河名师出国(境)研训,则多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将学习境外先进教育理念带回来,并将其与国内教育体系融会贯通。
  去年9月底,拱墅区运河名师研修班教育考察团飞越大洋来到美丽的千湖之国——芬兰,寻求芬兰基础教育世界第一的真谛。在这半个月中,既有大学教授授课,又有到中小学参观,内容相当丰富,拱宸中学学生处主任方海静是其中的一员。芬兰的教育理念中,推行全纳教育,鼓励给所有公民都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学校优先提供帮助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鼓励学生之间分组合作。对成绩后进的学生开设社团活动,配备专门师资。
  回来后,方老师也在平常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尊重每一个个体差异,在课程设置上既照顾成绩好的学生,又兼顾后进学生,并制定后进学生矫正计划书,给家长、老师定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同时,鼓励学生记学习日记,增强反思意识。
  自2011年起,拱墅推出了“运河名师”等中青年骨干教师公派出国研训计划,有效学习国际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先后有4批共124名学员赴美国、芬兰、台湾等地接受培训,参训教师在推进区域素质教育,推动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2014年自主培养的运河名师有3人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名师国际研训模式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创新。运河名师代表、德胜小学副校长刘志华,曾去了美国阿肯色州州立大学培训,回来后积极创新教学改革,从以前的教材到现在的注重音乐能力的培养,通过音乐唤醒学生的快乐生活,给孩子们带来美的享受。去年12月,在深圳举行的全国音乐课堂教学评比中,刘志华老师的音乐课获得了赛课一等奖。
  
   蝴蝶效应 打响拱墅教育国际品牌
  在拱墅,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的入驻激发了开放式办学的“蝴蝶”效应。
  去年,拱墅区与上海福山教育集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由上海福山教育集团托管位于桃源新区的配套公办小学——杭州市福山外国语小学,该校占地约34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设计规模为30班,将于2016年秋季开学。上海福山教育集团是上海浦东新区一流教育品牌,以独具特色的外语教学见长,“国际理解教育”是其特色课程。其教学理念是基于促进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各国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其目的是促进合作与和平,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该教育品牌的切入,为拱墅区北部树立高水平国际化学校标杆,有助于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区域教育水平再上新台阶。
  今后,上海世外中学也将会落户拱墅,杭州的孩子有机会在家门口上国际化高水平中学。
  拱墅区教育局负责人说,教育国际化是一种教育的理念,就是用国际的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教育国际化并不是办几所国际化学校,或者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学习,它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借鉴国外一些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所用,着力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今后的方向是中外融合教育,把国外好的课程改造以后融入本土课程。
  今后,拱墅将进一步加大国(境)外学校结对力度,加强师生海外交流互访,开阔视野。加快教师赴海外研修步伐。开展与海外学校互派教师活动,实施 “校校有外教”工程。积极支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DP项目一个。培育国际化示范学校5所。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空间意识以及跨文化理解与沟通能力。初步形成与城市国际化相适应的区域教育国际化体系和运行机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提升拱墅教育品质。(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