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拓展性课程 有啥疑难问题要解决?

25.11.2016  23:39
  近两年,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在校除了上好语、数、外,还多了很多足球、机器人、木工制作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更重要的是,孩子每天更开心了,还学会了不少新手艺。
  家长们或许不知道的是,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老师付出了很多努力。从2015年推开的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围绕拓展性课程进行的。一段时间做下来,拓展性课程遍地开花,但同时各地、各校也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
  这几天,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研究中心、杭州市基础教育教研室、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等单位举办的浙江省2016年中小学拓展性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就是希望“对症下药”。
  学校在开展拓展性课程时
  存在哪些误区?遇到哪些难题?
  在阐述了拓展性课程“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等问题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柯孔标指出,课改成功有三大表象——教育实现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中优秀模式频出、教育领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引领者。
  实际上,对一所学校来说,拓展性课程比基础性课程更难开展——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坐在教室里学知识,而是学科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性学习,讲求体验、探究、丰富性、选择性,既面向学生全体又注重个性化成长。这就意味着,拓展性课程必定会受到资源、环境、师资等条件制约,有句玩笑话“没钱也做不好拓展性课程”就很说明问题。
  对于一些校长老师苦恼的“资源”问题,长期在一线观察和指导课改的浙江省教研室教研员李荆认为,资源确实制约着拓展性课程的开展,不过,“城市学校有人文资源,农村学校也有自然资源,有时候也要看学校会不会动脑筋。
  李荆觉得,目前学校遇到的难题大体分为两部分:外部的和内部的。外部的如财力、资源、师资等条件不足。内部的诸如,拓展性课程跟学校育人目标办学特色无关,与基础性课程的关系不清晰;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帮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过程性、表现性评价开展缺少技术平台支持等。
  “拓展性课程不是为了培养未来大师的,它也不是高中选修课程,更不是学校有什么就推什么。”杭师大教授王凯说,有的学校还是不够清楚,拓展性课程应该“拓展”什么,他提出要“基于学生素养本位构建拓展性课程”,围绕核心素养的拓展性课程才是根本依据。
  他还举了个例子,有位思品老师开出一门拓展性课程——魔术课,但魔术本身是课程吗?显然不是,它只是一种课程资源。这位老师很关注学生的交往能力,而这也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于是在启发下他把交际素养培养设计到魔术课中,最后形成了“交际魔术”拓展课。
  有关拓展性课程的三问 江干几所代表性学校这么做
  Q1 拓展性课程从哪里“
  关键词:活动 社团 特色
  每学期学校都会举办各类活动,这些活动算课程吗?专家一线调研后发现,有些学校把活动当作课程,其实这是个误区。通俗地讲,活动只是课程的基础阶段,或者只是一部分。
  从活动到课程,景华中学的做法值得参考。学校把春秋游、语数英科等学科、运动会、社会实践等看似无关的内容统一主题,构成“湖畔少年”综合性课程,设计了湖畔诗人、钱塘健儿、运河懿人、E城慧人、新城潮人五个系列,形成一套特色课程体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语文学科,还推出了学生原创诗集《青春之歌》,在校园内义卖,所得款项捐助给贵州结对学校。
  同样的,社团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拓展性课程,但它可以成为拓展性课程的发源。杭师大东城实验学校经历了从“社团”到“课程”、再到“课程化”的路径:从一开始的开设各类社团及活动,到改变社团活动碎片化、教师随意化的状态,按照统一课程目标引领,再发展为由点到面的课程集群。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感,并把成功感和自信心迁移到了学科学习上。而茅以升实验学校开发出“”系列拓展性课程,并不是“舶来品”,是围绕学校的传统科技特色桥梁建筑进行的。
  Q2 如何做好围绕学科的整合式拓展?
  关键词:屋顶农场 生态链
  资源整合、学科融合是拓展性课程的一大方向。但它不是随意的、硬邦邦的,而是基于学科和能力的整合式拓展。濮家小学是这么做的——
  在省农科院帮助下,学校把笕新校区教学楼顶改造成为1300平方米的屋顶农场,开辟出鱼稻共生池、水果培育园、农作物种植园等,聘请农业科学家为顾问;在校园一角建起“猪宝堡”,饲养金华两头乌等小生猪;安装回水系统,收集处理雨水。
  这等于在校园里建了一个“生态链”:小猪吃学校食堂的餐厨垃圾,它们的消化物经过处理后为屋顶农场提供了“营养”,回水系统处理过的水用于农场植物灌溉。学校把这些资源用得很足,科学课在农场里探究动植物生长规律,美术课、语文课在农场里写观察日记、画绘本,学生自己动手种的瓜果收获后进行义卖……农场和猪舍,几乎可以成为所有学科的教学资源。
  Q3 拓展性课程如何做好评价
  关键词:回头看目标 多元化
  语文数学好不好,看分数一目了然。拓展性课程如何做好评价?
  采荷三小的体会是,回头看拓展性课程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设置这个课程,“评价”一定围绕“目标”进行。比如在研训活动现场,采荷三小展示的创意木工课,学校开设前曾做过多次研讨,创意木工要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素养与能力?最终,确定了融合数学美术等学科知识、规则意识、工匠精神、创新能力等几方面重要目标。目标确定后,评价也就清晰了。
  在操作中,学校的每种拓展性课程评价都不同,各自建立评价标准,但都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同时,注重教师评学生、学生间互评等过程性、结果性评价,学生在拓展性课程中的成果,还通过实物展览、赠送亲友、在学校信息化平台“数字童年”上展示等实现多元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