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抽检百余儿童用品超三成不合格 童鞋超半数有问题

29.05.2015  19:34

  浙江在线杭州5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潘杰  通讯员/何颖  马丹  编辑/马丽红) 六一儿童节临近,省工商局近日组织对杭州、衢州、丽水、舟山四地商场、超市、个体户销售的102批次玩具、童车、童装、童鞋等四大类儿童用品进行了质量抽查检验。

  结果显示,有38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6.3%。除抽检的10批次童车全部合格外,童鞋、玩具、童装均有批次不合格,童鞋合格率更是跌破五成。

   30批次童鞋竟有一半不合格

  化学成分超标可致皮炎、湿疹

  此次抽检中,共抽检童鞋30批次,合格13批次,不合格17批次,合格率为43.3 %。

  其中16批次都是标识项目不合格,表现在号型、执行标准、三包规定、厂名厂址等要素标注不全、未标注或标注不正确。

  据介绍,检测的童鞋商品中有关人身财产安全的重点指标为六价铬“Cr(VI)”、重金属总含量、游离或部分可水解的甲醛、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

  此次抽检中,标称“温州小骏马鞋业”生产、由沃尔玛百货衢州坊门分店销售的“佐哲涵”品牌女小童花朵凉鞋就涉及六价铬超标。

  六价铬是皮革在制作过程中残留的一种物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它可以通过消化、呼吸道、皮肤及粘膜侵入人体,皮肤接触可能导致敏感,容易产生皮炎和湿疹。

  该款凉鞋实测的铬浓度为15.3 mg/kg,而国家标准是小于10 mg/kg。

   小奶瓶摇铃尺寸不合格或引起窒息

  玩具覆盖塑料膜得厚达0.038毫米

  省工商局抽检的32批次玩具中,合格的有22批次,合格率为68.8%。

  玩具商品中有关人身财产安全的重点指标有:玩具的小零件、形状、尺寸、强度是否符合儿童使用的国家标准要求,玩具边缘、尖端、突出物是否锐利、是否有刺伤皮肤的潜在危险,玩具薄膜的厚度、绳索的长度等物理机械性能;玩具填充物的燃烧性能项目;特定元素(砷、钡、镉、汞、铅、锑、硒)是否有迁移,玩具标识和使用说明等项目。

  省工商局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挤压摇铃等玩具产品的尺寸不合格,儿童使用时可能因玩具抵住咽喉部位或气管导致窒息伤害。抽检商品中,标称“汕头市启航玩具塑胶有限公司”生产、由杭州联华超市江城店销售的“起航”品牌胶响玩具、标称“汕头市澄海区岫泓玩具厂”生产、由景宁贝婴美婴童用品专卖店销售的“比爱”品牌小奶瓶摇铃的形状、尺寸及强度项目不合格。

  此外,为防止儿童在玩耍过程中,不慎将塑料袋套入头部或将塑料薄膜覆盖于口鼻部而引起窒息,国家标准中对玩具上覆盖的塑料薄膜厚度有强制标准大于0.038 mm。本次抽检商品中发现的不合格批次薄膜厚度实测仅0.024mm、0.025mm。

   8批次童装纤维含量不合格

  购儿童用品尽量选大型商场

  童装抽检的30批次中有19批次合格,不合格11批次,合格率为63.3%。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纤维含量不达标和标识不符两方面。

  据介绍,检测的重点指标包括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色牢度(包括耐水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

  其中,温州康益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皇傢蜗牛”牌棉布长裤、杭州花样百出童装有限公司生产的“花样百出”牌时尚女童A摆连衣裙、杭州朱阿姨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朱阿姨”牌风衣外套等8批次产品都存在标注成分与实测成分不符现象。

  此外,其中10个批次童装还存在纤维成分不准确、维护标签缺项或不准确、商品产品标准编号缺项或不准确、商品质量等级缺项等现象。

  记者了解到,从抽检情况来看,大型商场销售的儿童用品质量比较放心,其次为超市,个体工商户、小型儿童用品专营店销售的商品质量不容乐观。

  对于抽检不合格的产品,目前省工商局已下发通知责令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并为消费者办理退货,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将负责立案查处。

  工商部门提醒,如果购买到问题产品,需妥善保存发票、标识等并拨打12315热线举报。

>>>2015年流通领域童车质量抽查检验结果汇总表

>>>2015年流通领域童鞋质量抽查检验结果汇总表

>>> 2015年流通领域童装质量抽查检验结果汇总表

>>>2015年流通领域玩具质量抽查检验结果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