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华追梦”何水法花鸟展昨在国博开幕

26.09.2015  10:38

何水法(中间红色衣服)和嘉宾在展览现场。庄培芳 摄

    70岁,何水法在北京举办了第三次大型个展——“抱华追梦”。

    作为第一个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个展的浙江籍中国画家,何水法给北京书画界献上一份中秋贺礼。

    130多幅涵盖工笔、写意和白描写生等形式的作品,为观众全面展现何水法由工笔而入写意,融传统笔墨与现代构成一体的绘画语言。其中,6米多长的巨幅作品就有两件,超过8尺的大作也有24幅之多,规模之大可谓前所未有。

    一边是他标志性的耀眼红衫,花白胡须,洪钟般的嗓门,一边是展厅里气势磅礴的“万丈红宵”。有关何水法的一切,都跟他的大写意花鸟一样霸气外露。一个开幕式来了上千个嘉宾,把这个全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大厅也挤得人头攒动。

    展览将持续到10月11日。

    总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的国家博物馆,在这种地方做个展,很容易被淹没。但何水法似乎天生擅长Hold住大场面。

    “看上去挺像个大师!”这句话是何水法的好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2003年第一次看到何水法时讲的话。那时候,莫言说这句是有些戏谑味的,“看上去有点傲”才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然而不久以后,莫言就喜欢上了何水法的画,以及他这个人。

    后来,莫言给何水法写的文章标题为:《艺高人胆大,霜重色愈浓》。

    这次展览何水法酝酿三年,也是为了纪念自己70岁的来临而特意举办的个人大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认为,“何水法在个人风格探索,和在传统基础上的推陈出新做了许多努力。元明清在花鸟意笔的发展上达到了很难逾越的高峰,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如何使得花鸟画有新的面貌,并有个人鲜明特点是很困难的。何水法在色彩的运用、画面构图、笔法和墨法上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相当的成绩,可以说在花鸟画界独树一帜。

    展厅中还陈列了陆抑非、沙孟海、诸乐三、刘海粟等美术界前辈大师为何水法写的题词。大部分题词是上世纪70年代,距今已经接近40年的珍贵手记。有一幅何水法年轻时的钢笔线描上,陆抑非先生题写:“水法钢笔线描,对花写照,用笔已能得虚实断续之趣,如以毛笔出之,则克臻上乘矣。

    近年来,何水法依托自己在富阳的个人美术馆——抱华楼,举办了各种对外交流展览。他最近还获得了乌克兰国家艺术科学院院士称号。

    因此,在这次个人大展中,众多国外机构和何水法的西方朋友纷纷发来贺电。

    麻省理工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维尔切克教授在贺信中说:“何水法先生为我的量子物理学专著绘制的双鱼图,获得了科学界的广泛赞誉,这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意大利米兰昂布罗休图书馆马利博士在贺信中说:“何水法先生为我们构建出了一个独立、完整而又独具一格的精神世界。他的绘画不仅在中国极具影响,同时还广为西方世界所接受,他是我们心目中当代中国绘画的杰出代表。

    列宾美术学院在贺信中说:“何水法先生在花鸟画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与西方艺术之间找到了共通之处,开创出一种打破文化背景限制的独有绘画语言,这对于世界艺术的发展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特派记者 郑琳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