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高速水路: 让洪水快速通江达海

02.12.2016  02:33

高速水路: 让洪水快速通江达海 

 

编者按:今年,浙江省印发的《浙江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了打造“高速水路”的计划。据了解,今后5年,浙江省计划在杭嘉湖、萧绍、宁波、温黄、温瑞等省内五大平原建设“高速水路”,减轻平原地区洪涝灾害。

什么是“高速水路”?建设“高速水路”对浙江省防洪排涝起到什么积极作用?浙江省在建设“高速水路”方面做了哪些尝试?建设“高速水路”对于浙江省的防洪排涝有何积极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浙江省水利厅治水办主任朱法君。

1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将打造沿海平原排水“高速水路”,破解平原排涝的历史性难题

现代水利周刊:浙江省为何急需建设“高速水路”?

朱法君:浙江沿海自北向南分布着杭嘉湖、萧绍、宁波、温黄、温瑞等五大平原,面积约占全省15%,居住人口约占全省50%,GDP产出占全省70%以上,是浙江省人口和生产力的高度密集区,地位十分重要。

由于地势低洼,上承山水,下受东海高潮顶托,排水不畅,每遇洪水,随处“看海”,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沿海平原的防洪排涝,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短板之一,必须在短时间内予以有效解决。

在对浙江省沿海平原洪涝成因不断探索,总结各地治水经验,借鉴国际和国内相关行业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浙江省拟投资1000亿元,打造沿海平原排水“高速水路”,形成平原排水的快速通道,让洪水尽快通江达海,破解平原排涝的历史性难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高速水路致力于让河道里的水流速更快,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

现代水利周刊:“高速水路”这一新理念是如何诞生的?

朱法君:提出建设“高速水路”是受高速公路启发,通过对河道两岸适度有效控制、在中间和口门增设加压泵站大幅抬高行进水头,通过能量转换,达到涝水快排。

首先在入海口增加强排泵站,增强排水能力;其次是对主要河道两岸汇入的支流通过闸门进行有效控制,使整个河流形成梯形断面,增加势能,从而加强行洪能力;最后,由于一些河流的干流长、势能消耗较大,还需要建设梯级泵站,这样可以让河流持续高速流动。

沿海平原在防洪排涝上“先天不足”。平原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地势平坦。浙江省沿海五大平原均为在河口冲积平原基础上,经不断围垦造地演变形成,地面均大大低于东海高潮位,同时还受到江河洪水位的威胁。临海、面江一侧需建设堤防保护,平原产水和上游的山区来水汇积,排放不易,容易形成涝灾。

在前期治理中,浙江省花大力气建设了高标准的海塘、江堤,有效地防御了潮水和外江洪水。虽然在排水干河口门上均建有排涝闸,但由于受到潮位过程和外江高水位的双重制约,无法实现“全天候”排水,河道的行洪能力大打折扣。

随着围垦的不断推进,排水河道随之不断延伸,水面比降进一步减小,使得河流动能不足、行水滞缓。目前,杭嘉湖平原的涝区中心,如嘉兴及嘉兴北部、湖州菱湖等地,其涝水排至杭州湾的距离为几十公里,排至吴淞口则需上百公里;萧绍平原、宁波平原、温黄、温瑞等平原情况类同,涝区中心、重要城市距离入海口近则几公里、十几公里,远则上百公里。

这些涝水只有当东海高潮位退去时,才能经长途跋涉,候潮排涝,洪水期间的水面比降一般为几十万分之一,在涝区的中心地带,肉眼基本无法感受到水流的迹象。排水河道“距离长、流得慢、排不动”,是平原洪水期间的普遍现象,也是平原持久受淹的根本原因。

城市的发展、圩区的建设、水域的减少等因素,降低了平原的调蓄能力,加重了洪涝形势,可谓“雪上加霜”。

我们预判,如果找不到一条让平原的洪水、涝水尽快通江达海的有效途径,平原洪灾将会愈演愈烈,进而影响全省的发展。2013年“菲特”台风期间发生在姚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已经敲响了警钟,平原城市长历时受淹的困境不应再现。

3 通过对排水干河两岸有效控制、在口门增设强排泵站、设置“接力泵站”等,打造平原排涝高速水路

现代水利周刊:浙江省将如何打造“高速水路”?

朱法君:实现涝水快排,归根到底是要让排涝干河流得动、流得快。其中增加河流的流速是关键。由于地势平坦,依靠水流本身的重力驱动,达不到快排的效果,必须依靠外力予以加速。“强排泵站”是增强水流流动性、实现涝水快排的关键性工程,也是“高速水路”建设中的核心推进器。

针对平原排涝中的核心问题,可按三种途径打造“高速水路”。

在沿海排涝口门增设“强排泵站”,实现“全天候”排水。根据河道的行洪能力,在排水闸附近增设强排泵站,当外江、外海出现高水位、高潮位,排涝闸不能排涝时,通过泵站强排,使排水不间断;当涨潮影响排水闸排水效果时,可通过泵站与水闸的联合调度,保证河流能够持续、快速排水。

有效控制干河两岸,防止涝水漫溢至支河,有意识地抬高干河水位,让干河“满负荷”行洪。对平原河道两岸有效控制,山区洪水直接导入干河,支流涝水、区域涝水(城市、圩区)通过内设的强排措施排入干河,适度抬高行洪时的水位,形成“高水高排、低水强排”至干流的系统,从而使承担外泄任务的干河实现全断面排水。

增设“接力泵站”,让“高速水路”进一步提速。平原排水干流可以设置增压泵站,通过电能、势能、动能的转换,实现排水提速。对一些长距离的输水河道,还可设置梯级接力泵站,排水能力可成倍、几倍提高。

上述三类工程是“高速水路”建设的核心。当然,必要的河道宽度是基础和保证。例如,前期建成的杭州三堡排涝泵站,排涝流量200立方米每秒,已在多场洪水中保障了杭州市的城区涝水经运河排入钱塘江。杭嘉湖南排的其他口门上,除盐官下河已建设强排泵站外,也可全面增设大流量泵站群。

宁波、台州、温州也应加快建设沿海沿江的强排泵站;余姚北排的“二通道”,按“高速水路”的理念打造,已经建成的泗门排涝站将是第一座“接力泵站”,今后余姚的涝水可以快速直排杭州湾;即将开工的姚江“东排二通道”,新增姚江洪水快速东排入海的第二通道,拟通过设置“两级接力、口门强排”,分别在慈江的慈江大闸、化子闸设置“接力泵站”,在镇海的蟹浦闸增设强排泵站,形成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水路。

4 高速水路通过能量转换,提高单位断面的过水能力,具有节地、省钱、易实施等优点

现代水利周刊:建设“高速水路”对于缓解浙江省的洪涝灾害有何积极意义?

朱法君:与传统的扩大河道断面、增加行洪能力的手段相比,“高速水路”通过能量转换,提高单位断面的过水能力,具有节地、省钱、易实施的优点。

目前,100立方米每秒泵站的建设成本约为3亿元,占地少,技术成熟,易实施。而同样的3亿元,如用在征地、拆迁、开河上,收效甚微,且政策处理工作难度大、难以实施。在“高速水路”打造中,可利用现有河道规模,少占地、少拆迁,继而大幅度节约工程投资,对人多地少的浙江省而言,意义更是非同一般。

“高速水路”的建设,可让城市等重要基础设施排涝优先得到保障。借助动力的“高速水路”,可以让防洪排涝变得更加可控,甚至于实现“水往高处流”。余姚的涝水北排入杭州湾将改变洪水的排水方向,在保护余姚城区安全的同时,减轻对下游宁波的压力;由于泵站系统均为低扬程、大功率的大型泵站,每度电可排泄上百立方米涝水,成本低廉,维护管理上也更加便捷。

一个平原可以打造多条“高速水路”,实现“强排成网”。城市的强排系统、圩区的排涝系统、干河的有效控制、“接力泵站”、口门泵闸等措施共同作用,可彻底改变以往面对洪涝无可奈何的不利局面,让涝水排放变得可控,快速通江达海。

 

评论

高速水路 让平原排涝不再难

《浙江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于今年7月印发,首次提出打造“高速水路”的计划。今后5年,浙江省计划投资1000亿元,在杭嘉湖、萧绍、宁波等省内五大平原建设“高速水路”,作为破解浙江平原排涝历史性难题的创新之举。打造“高速水路”对保障浙江水安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浙江沿海地区是浙江人口和生产力高度密集的区域,地位尤为重要。但上承山水、下受东海高潮顶托的地势,造成这些地区排水存在“先天不足”。每遇洪水,城市“看海”,防洪排涝已经成为这些平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短板”之一,亟须有效解决。浙江水利人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总结各地治水经验,借鉴国际和国内相关行业的成功经验,提出打造沿海平原排水“高速水路”这一创新壮举,力求建成平原排水的快速通道,让洪水尽快通江达海,破解困扰平原地区的历史性难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浙江建设“高速水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浙江坚持问题导向、寻求破解之道的必然选择。河道流速缓是浙江省平原地区易涝的根本问题所在。平原主要排水通道路径长,途中势能减弱、流速减缓,自然排水就难。其次,河流排入大海受到潮位影响,要等候低潮位排水。此外,近年来城市迅速扩张,可调蓄的水域面积、农田越来越少,而城市、圩区建设又增大了主要河道的行洪压力。面对防洪排涝短板背后的多重问题和压力,浙江将建设“高速水路”列入议程。增加河流的流速是实现涝水快排的关键,而“高速水路”的核心推进器——“强排泵站”,正是实现水流流得动、流得快的重要砝码。同时,控制干河两岸,防止涝水漫溢至支河,有意识地抬高干河水位,让干河“满负荷”行洪;增设“接力泵站”,让“高速水路”进一步提速。

通过“高速水路”,想方设法让水顺利流出去。这一创新之举的背后,也折射出浙江水利人以人为本、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理念、思路和态度。“高速水路”的建设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节约投资、快速见效,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泄洪更加可控,甚至实现“水往高处流”。“高速水路”还是破除洪涝难题的民生之路、发展之路。可以预见,有了“高速水路”之后,洪水快速通江达海,平原地区防洪排涝不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