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报道我省林业科技特派员心系林农精准帮扶

20.01.2017  17:02

人民网2017年01月19日报道

浙江遂昌科技特派员扎根一线 帮山区林农种好“幸福树”

吴英俊向记者介绍油茶林下套种三叶青的情况

  离农历新年还有10天,穿过蜿蜒的山路,记者来到浙江西南部的遂昌县。抬眼望去,山路两旁绿树成荫,云雾缭绕,空气清新。     遂昌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金竹镇则是遂昌县的革命老区,当地淳朴的乡亲们最常说的是:“我们这里的王村可是第一届遂昌县委旧址的所在地呢!”     但受限于气候、交通等条件的限制,这里的乡亲们经济条件不够宽裕,田坑自然村甚至全村人都还住着土坯房。     为了让乡亲们早日走上致富路,遂昌县林业局的科技特派员吴英俊已经连续6年扎根金竹镇,用科技精准扶贫。     这不,当记者来到金竹镇,问到的每个人都对吴英俊赞不绝口!还有个热心的乡亲告诉记者:“吴老师现在正在一片油茶林检查呢,走,我带你去!”      科技指导让油茶“老树”发新芽     在热心乡亲的指引下,记者在一处油茶林下仿野生栽培三叶青实验基地看到了正在冒雨检查生长情况的科技特派员吴英俊和黄士洪。     简单的交流后,吴英俊说:“这两天连着下雨,气温低,我们正在检查油茶林下套种的三叶青的生长情况,怕出问题。你看前段时间我们刚指导林农给三叶青上铺了一层稻谷保温。”     据吴英俊介绍,遂昌县现有投产油茶面积7.3万亩,其中金竹镇就有2.7万亩,占全县的三分之一还多,但油茶产业存在产量低、效益差、销售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林农生产积极性。     来到金竹镇做科技特派员后,吴英俊走访了镇上的每一户林农,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     油茶林的主人涂志光停下手中的活计,告诉记者:“以前油茶平均亩产10至12公斤,吴老师来了之后,教我们对低产林采取深翻改土、配方施肥、良种补植、修剪改造更新等措施后,亩产平均达到了20至25公斤,最高的近80公斤!他还帮我们争取政策扶植,你看我们这片油茶林的路都是他们帮我们修的!”     听涂志光这么说,吴英俊有些不好意思,他说:“我们这里都是山地,林农赚点钱不容易,能实实在在帮助他们是我们科技特派员的本分。”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这六年来,在吴英俊的帮助下,金竹镇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油茶林道35公里,水池50个,既方便了林农干活,又降低了劳动成本,给林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此外,为了提高油茶附加值,新建了回龙寨、旭鹰二个油茶精加工企业,再加上原有的金竹牌生产企业,全镇油茶精加工企业占了全县的四分之三。      林下套种实现“亩山万元”目标     现如今,金竹镇山茶油美名远扬,油茶已成为金竹镇林农主要的经济收入之一。     可是,油茶的收益有限,亩产值只有一两千元,且受天气影响太严重。2016年1月24日的倒春寒,让金竹镇的气温降至零下9到12度,油茶几乎绝收,断了很多林农的重要收益。     而在此之前,如何提高收益,让金竹镇的“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早已成了吴英俊时时刻刻挂在心尖的头等大事儿。     自2014年开始,吴英俊就开始帮助林农在油茶林里套种三叶青等中药材。     “林下套种三叶青可以利用油茶林的天然遮荫,减少种植成本。在生产管理中,对油茶林适度修剪、施肥、除草等,可明显提高油茶林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实现优势互补,是一项一举多得并具有广泛发展空间和产业提升前景的经营模式。”吴英俊对林下套种中药材的项目前景非常有信心。     有信心的可不止是吴英俊,涂志光兴冲冲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林下种植仿野生三叶青以三年为一个采收周期,预计每亩可采收三叶青药材100公斤—130公斤,按每公斤400元计算,产值能达到四万到五万呢!今年,第一批种植的三叶青就能见收成咯!这可比我们单种油茶划算多啦!”     目前,遂昌县共种植三叶青1000亩,其中金竹镇就有600多亩,正致力打造全省最大的林下三叶青生产基地。     此外,吴英俊还指导油茶幼林套种山稻,经测定,油茶成活率达99%,新梢生长量增加41%;山稻平均亩产量150公斤,亩产值6000元,同时,每亩还能有850公斤秸杆还地,目前推广种植面积已经有5000多亩了。     “只要我们好好干,亩产万元很快就会到了!”吴英俊用手轻轻地剥掉一点稻谷,看到长势良好的三叶青开心地说。      精准扶贫让香榧在金竹生根     离开油茶林,记者跟着吴英俊来到了金竹镇王村行政村的田坑自然村。田坑村是这里海拔最高的一个村,远远望去,炊烟袅袅,一派田园风光。     但越往上走,弯道越多,脚下也越泥泞,走近一看,全村竟都还是土坯房。     穿过狭窄的山间小道,记者跟着吴英俊来到了一户人家。抬眼一看,昏暗的屋子里坐了一二十个人,看到吴英俊一来,都热情地打招呼。     4队的生产队长蓝品根操着浓重的遂昌口音说:“听说你要来,大家就都要过来学习了。”     王村是遂昌县革命老区,第一届遂昌县委旧址所在地。田坑35户人家也是靠山吃山,多年前,大家都是靠砍伐老祖宗留下的树换钱糊口。直到后来提倡封山育林后,村民们种起了板栗,日子才逐渐有了好转。     但板栗树二三十年后就开始板结,这两年,村民们的板栗树几乎不结果了,大家又断了最重要的收成,这可怎么办呢?     金竹镇去的多了,吴英俊发现这里生长着一种香榧的近亲榧树,引得吴英俊开始思考“是不是可以把香榧引进来呢”?     “板栗老化太快,经济价值相对不高。但香榧可是越来越值钱,诸暨成百上千年的香榧树都是宝贝!我们这里海拔六七百米,土壤和气候都很适合种香榧,如果能把香榧在金竹镇的山林里扎根,那林农们岂不是多了一条长久的致富门路!”说干就干,做好前期的调研后,吴英俊带着村长、生产队长们去诸暨考察。看到当地榧农实实在在的收益,大家动心了。     连田坑80多岁的老人都说:“种下千年树,留给子孙个念想,也让出去的孩子以后能多回家看看!”     近三年来,省县两级科技特派员联动,为105户贫困户及老党员送上总价值20万元的2600多株香榧大苗,并实地示范传授种植技术,开展林业科技扶贫行动。     走在田坑,你会很容易发现,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空地上都种上了香榧苗,与原有的700余亩香榧基地形成集聚效应。     吴英俊告诉屋里的乡亲们:“大家回去一定要按照我们教的方法好好地检查一下香榧种得牢固不牢固,上次来,我发现有些香榧苗用手一拎就出来了,这怎么行呢?我们要争取把这批苗的存活率达到99%,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跟大家交代好注意事项后,吴英俊就又要赶往下一个点去做指导了,村民们冒着雨送了又送。     吴英俊深入一线精准帮扶金竹镇林农脱贫只是林业科技特派员坚持科技服务的一个缩影。据浙江省林业厅厅长林云举介绍,浙江省林业部门已经组织实施各类科技特派员项目495项,支持经费2700多万元,仅省级林业科技特派员就已经举办了各类技术培训班1000余期,培训农民6万余人。     林云举表示,林业的科技帮扶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科技特派员们用他们的辛勤努力,使林业产业进行了技术提升,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带动了当地农民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正在或已经实现了林农增收致富。
网站地图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