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浙江在线、钱江晩报纷纷报道我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赛况

18.08.2015  20:16

浙江日报》:珍珠球追着移动篮筐投   浙江男队闯进珍珠球赛八强

 

本报鄂尔多斯8月12日电      出身民间 草根,在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悠远且爱者甚众;球体小于手球水球,但运球传球技战术配合接近于篮球,对抗起来比篮球还精彩激烈;在全国民族运动会的赛场上,相 较于木球、蹴球、毽球,她最接近于现代球类竞赛运动,可谓名副其实的大球。她就是珍珠球。

珍珠球,原名为“采珍珠”,由满族先祖采珍珠的劳动演变而来。采珍珠最早在江中,此后这项活动历经发展演化,满族人民在狩猎、打渔、采珍珠之余,在陆地 上会以绣球代替蛤蚌,互相投掷到对方的鱼篓中,为了表示深水采蛤蚌的艰难,他们还设置了“蛤蚌精”的角色来阻挠采集珍珠之人,这样,“珍珠球”运动开始逐 渐形成自己的规则和战术,成为了具有民族性的传统体育项目

记者对珍珠球以前只是耳闻,并未亲眼领略。今天一见,果然这项运动并不像它的名字一样美丽温婉,相反对抗性是相当强的。

今天的比赛是本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珍珠球B组小组赛最后一轮,浙江队对辽宁队。前两轮,浙江队已经先后以35比31、36比35的比分战胜了江苏队和山东 队。对辽宁队的比赛是小组第1之争。对方人高马大,双方各自出场的7个队员比较,浙江队每人都要矮半个头。开赛后,辽宁队的队员显然技高一筹,紧逼战术迫 使浙江队连连失误,尤其是两个持拍手像是两堵墙一样,让浙江队员投篮时频频落空,而他们自身内外开花,迅速取得大比分领先。浙江队调整后,更加注意运转的 快速,“小快灵”特色逐渐展现,才使得比赛进入均势。最后,浙江队以20比39落败。

今天的比赛大家兴奋度不高,着重在于针对可能的8强战对手,进行部分技战术演练。”39岁的老队员蓝国忠来自景宁畲族自治县,已经是第4次参加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比赛。“我们景宁县队是全省冠军,以此为主增加了3名丽水队员组成省队。

蓝国忠在该县城建部门工作,谈到珍珠球的乐趣:”你看,球场和篮球场一样大小,篮框是人拿着移动的,前面还有两个对方持拍人员像足球守门员和排球拦网一 样守着,要把球投进去,只能不断地突破、变向、转移,能不累么。”展望8强战的可能对手吉林队或者海南队,他们力争扬长避短,突出快速多变的特色,争取战 绩能再向上提升。

 

浙江日报》:蹴球,用脚踢的斯诺克


本报鄂尔多斯8月11日电    国际足联 历经考证,已经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蹴鞠运动。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据称蹴鞠原有25种踢法,其中一种就是踢石球。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竞赛项目 中,就有蹴球。它起源于清代的“踢石球”,在满、蒙、回等民族中较为流行。踢石球游戏在成为正式群众比赛的运动项目时,用了“蹴鞠”的“”字,定名为蹴 球。

近些年,我省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这项运动。我省由苍南民族中学牵头派出4名畲族和回族的运动员,参加男子女子单蹴,男子女子双蹴,以及混合双蹴。项目设置和羽毛球一模一样。

关于踢石球,在古典小说《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有过这样的描写:“培铭往东边二门前来,可巧门上小厮在甬路底下踢球……”  这里写的踢球,就是踢石球。踢石球是用脚底“”球,不是我们看到的类似足球运动的踢球,这种独特的用脚底蹴球的方式也有相当趣味性和观赏性。

民族运动会的蹴球比赛在一块十米见方的平整土地上进行,参赛者脚跟着地,脚掌触球,用力蹴球,击中对方球或把对方球击出场外得分。因为蹴球的竞赛规则类 似台球,所以蹴球也被称为“用脚踢的斯诺克”。比赛场地为正方形,四角设有开球区,中间有一圆圈用于摆战术球,场地设置颇有“天圆地方”的哲学意味。运动 员在比赛时,一招一式之间尽显智慧,需要控制击球的方向、力量和节奏,布局球摆设的位置,谋划击球的顺序等。

浙江选手昨天和今天连续征战了混合双蹴和男子女子双蹴的比赛。在混合双蹴赛场,浙江队蓝加奖和钟清清组合在与贵州选手的对垒中,双方胶着。最后时刻,浙 江队率先到达90分,形势大好,但女选手钟清清出现了一个重大失误,一下子送给对手4分以上,优势瞬间乾坤大挪移。因为预赛阶段是小组循环赛,最后计算名 次时可能要算小分。考虑到这一因素,浙江队两位选手干脆做了战略放弃,遗憾地以92比100分落败。

毕竟还是初中生选手,心态起伏大了一点。”教练林为共点评道,蹴球比赛越到最后越见选手功力,既要基本功扎实,思路清晰,计算精确,更要沉得住气,保 证己方的最大效益,可惜最后队员没有顶住。“比赛一步一步来,一场一场地争取。你感受到了吧,最后几分钟是否紧张得透不过气来,这样的比赛刺激吧?”他不 忘向记者推销道。

 

浙江日报》:我们,尽力了——浙江队员征战民族传统弩混合团体赛


本报鄂尔多斯8月10日电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比赛10日全面展开,浙江代表团参加了传统射弩、蹴球、武术、押加、珍珠球等多个项目的角逐,聂真获得女子器械苗刀三等奖。珍珠球首战则以36比31力克江苏队,其他项目胜少负多。

浙江少数民族运动员的表现证明了两点:一是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赛场上,浙江队重在参与;二,即便许多项目技术水平落后于其他省市,但我省运动员的比赛作风可圈可点。

这从传统射弩的比赛现场就可见一斑。  “我觉得比赛的发挥还可以,尽到自己的努力了。”浙江队男运动员雷青面对记者的询问,有感而发。在射弩赛场,他和 搭档付清亮刚比完最后一组10支箭,和裁判一一核对好靶数,遗憾地收拾好装备,撤下场来,他们未能进入决赛。“最主要的原因是技不如人。”雷青是老队员, 是6名队员里唯一参加过上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在此之前,我已经3年多都没有怎么碰过弩了,因为工作在金华,碰不到器械。

但自从19岁到丽水学院读书后,他就很快喜欢上了这个可以一击而发的民族体育项目,并激发了他的运动天份。也因为对射弩的热爱,使得他在去年底决定回归,以我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冠军的身份入选此次全国赛的阵容。

多数人对于射击、射箭等项目并不陌生,但却并不清楚什么是射弩。射弩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使用者以苗族居多。苗族男子几乎人人都会备 弩箭,自幼习射,一般在10岁左右练“娃娃弩”,可射10米远的目标。他们托石块或用绳子捆上砖头等重物吊在手腕上,以增强臂力。他们还瞄准从山上滚下来 的圆木轱辘进行移动目标射击,待掌握一定技术后,就参加射野兔、野猪等活动。现在的苗族地区在春节期间还会进行射弩比赛,射得最准的人会得到奖励,与此同 时也会受到苗族姑娘的青睐。射弩运动不仅在苗族人民中十分盛行,僳僳族、苦聪人、黎族人也都有射弩的传统,傈傈族还有“拉不开弓的就不算男人!”的谚语。

射弩已经逐渐成为了云南、贵州、海南、湖南、广西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一项喜闻乐见的民族体育活动。

随着射弩运动的发展,射弩比赛中出现了用金属制成的弩,也就是现在的民族标准弩。以前由于比赛规则滞后,民族弩和标准弩的选手混在一起比赛,为了使比赛更加公平,到2007年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时,开始将民族传统弩和民族标准弩分为两个组,分别竞赛。

为了参加好此次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浙江队组建完毕后,在这半年时间里,6名队员利用业余时间坚持每周3-4次的训练,从技术特点改进、心理素质提升方 面展开针对性地加强,收效还是比较显著的。“稳定性上普遍都增强了。比赛中,运动员发挥的都很不错,像付清亮就很有潜力。”王际燕介绍,他们很有信心,在 后面的标准弩团体以及男女单项中,力争夺得优秀的成绩。

 

钱江晚报》:15个民族的浙江健儿要露一手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


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会歌《爱我中华》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幕。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们“相聚内蒙古,共圆中国梦”。

与奥运会相比,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项目更加贴近日常生产生活。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民族体育盛会,为各族群众提供一个互相了解的机会,使得大家在共学共乐、积极昂扬的氛围中,感受兄弟民族多彩的文化。

本届运动会组委会副主席、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表示,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保护与发展,通过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充分发挥了其在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

15个民族、150位浙江体育健儿,将用他们“敢创敢行、走在前列”的浙江精神,将在10个激情四射的竞赛项目、5个风情多彩的表演项目中,演绎出诗画浙江的独特魅力。

浙江省民宗委民族处副处长潘友明介绍说,浙江省少数民族健儿参加本届运动会的10个竞赛项目是:珍珠球、蹴球、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武术、民族健身操,运动员来自丽水、温州、宁波、绍兴、嘉兴、金华;表演项目5个,分别为丽水学院的稳凳和蹴石磉、景宁的畲寨嬉锅和采柿  子、平阳县的畲山武韵。

展望本届比赛,19岁的畲族小姑娘雷雅莉的发言具有代表性:“我要讲友谊,讲拼搏,争取在参加的秋千单人触铃和单人高度项目上夺得理想的成绩。



浙江在线》:刊发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