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打造"护密维权"新样板 为企业商业秘密加把"锁"

21.10.2015  21:20
全国工商系统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推进会现场。

   浙江在线杭州10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陈铖 通讯员/沈雁 孙龙 编辑/马丽红) 企业客户信息泄露、技术成果被窃、交易信息被盗……层出不穷的商业泄密事件让浙江民营企业头疼不已。

  为保护好企业商业秘密,记者今天从全国工商系统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浙江正初步构建起“政府主导、工商牵头、部门协作、企业负责”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为企业创业创新保驾护航。

  中小微企业普遍缺乏商业秘密保护意识

  近年来,中国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呈增加趋势。然而,浙江省工商局经济检查处从调查中发现,目前政府部门、企业自身对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特别是许多中小微企业缺乏商业秘密创新成果的有效保护措施,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下降和利益受损,阻碍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从商业秘密侵权实际情况来看,我省商业秘密泄密内容主要为客户名单、制作工艺或方法、产品配方,分别占49.1%、20.5%和17.1%。外贸行业、传统制造业、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行业都有所波及,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浙江省工商局经济检查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浙江工商重拳打击窃秘违法行为

  为重拳打击窃秘违法行为,浙江工商部门重点监管,完善发现机制,确保案件及时查处。同时,还通过多种方式主动对接重点企业,帮助企业查处泄密侵权案件。2014年嘉兴市局查处嘉兴市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侵犯海宁某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组背板生产技术信息的商业秘密案,涉案金额达1778万元,为企业挽回了核心竞争优势。

  不过,商业秘密侵权案件经常面临举证难、赔偿标准不一等问题。为破解法律困境,浙江工商部门加强部门协作,发挥各自职能专业知识,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例如,对查处技术泄密的案件,由科技部门和技术鉴定中心参与对技术秘密认定;对于涉嫌犯罪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取证困难的,由公安机关提前介入采取技术侦查,通过公安的技侦手段、科技部门认定、公证机关的电子取证等,准确锁定违法证据。

  全省已建2600余个“护密维权”联系点

  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是个系统工程,仅靠工商单部门还不足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从更高层面、更大格局上来谋划和实施,从而实现商业秘密保护从工商部门为主向多部门联动和全社会响应转变。

  浙江工商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有效整合部门和社会资源,初步形成“政府主导、工商牵头、部门协作、企业负责”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新格局。

  在各地工商部门的有力推动下,浙江台州、金华、舟山等4个市政府和温州市瓯海区、嘉兴市海盐、平湖等30多个县(市、区)政府陆续成立了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工作领导小组,以政府名义下发规范性文件,在组织保障、财力支持上给予政策倾斜。

  省工商局选择临海市和东阳市作为商业秘密保护试点,结合区域经济开展“护密维权”工作。目前,临海市局已形成商业秘密保护特色工作,侵权违法案件查处和企业行政指导齐头并进。

  与此同时,金华、嘉兴、台州等地还积极实施“维权护企”联络点制度,实施派员驻企常态化指导,全程引导企业建立切合自身实际的保密工作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工商部门已建立了2600多个“护密维权”联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