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的海归人才90%以上集中在高端技术领域 高层次人才为何钟情杭州?

21.11.2017  16:25

归国潮来了  去年杭州人才净流入占比居全国第一

贝达药业谭博士说—— 杭州是一个既适合创业,又适合生活的城市

11月18日,建校不到一年的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西湖大学前身)举办了第五次全球招聘会。

本次招聘收到了来自全球各地500多份简历,经遴选,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瑞典、中国香港等地的37位申请者参加面试,年龄从31岁到57岁,是历次面试者最多、评审专家最多的一次。

之前的四次全球招聘,西湖高研院收到了两千余份入职申请,有25位海归青年人才终获录取,其中6人入选2017年浙江省“千人计划”,5人入选杭州市全球引才“521”计划,1人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海归人才在国外凭借自身的能力可以过上优渥的生活,为什么纷纷回国?

十年前就回国创业的谭芬来博士的经历,或许能提供一份清晰的答卷。

谭芬来,现任贝达药业资深副总裁兼首席医学官。他说,杭州是一个既适合创业,又适合生活的城市,在全世界独一无二,所以自己把家安在了钱塘江畔。

10年前就回国创业的海归 青睐杭州

最近几年,有一种说法,杭州创业创新有四大主体“新四军”——浙大系、阿里系、海归系、浙商系。

谭芬来应该算“海归系”,而且属于海归系中的资深创业者。

1963年出生的谭芬来,身上的闪光标签有很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会员;2008年入选杭州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2010年入选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和杭州市第一批“特聘专家”;2013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湖南人谭芬来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大学生,1994年出国深造,在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2007年之前,谭芬来一家在美国底特律定居。他在一所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妻子是一位博士医生,两人收入超过美国普通家庭,儿女双全,过着安逸稳定的生活。

回忆当年回国的抉择,谭芬来说得很书生气,也很坚决:“可能每个人想法不一样,我在踏进美国的第一天就想好了,我肯定是要回国,为国人服务的。

契机来了。

2002年就已带着一种抗癌靶向药专利回国创业的丁列明(现贝达药业董事长兼CEO),向老同学谭芬来发出了回国一起创业的邀请。

当时贝达的新药凯美纳研发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而谭芬来恰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所以他没怎么犹豫就回国了。

这种靶向药,在美国研发的话成本大、竞争对手强,我们回国研发成本低,而且成功的话是中国人的第一个自主研发靶向药!价格可以低下来,能够造福中国患者。”谭芬来说,这比在美国过衣食无忧的日子有意思多了。

最困难时 政府送来了救急资金

2007年,刚到杭州落脚的谭芬来,在余杭的贝达员工宿舍仅住了2个月,就前往公司在北京的新药研发中心,挑起了临床试验的重任。

新药研发要经过3期临床试验。贝达的凯美纳Ⅰ期、Ⅱ期试验在2008年上半年顺利结束,随后就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新药研发到了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就是要确证药物对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这是新药正式上市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试验。

贝达的新药能否成功,成败就在于此。

当时全国有近30家医院的400多位患者在服用凯美纳,谭芬来就奔波在这些医院盯着试验阶段的患者各种反应。

谭芬来说,在Ⅲ期试验启动之前,整个公司压力都很大,Ⅲ期试验需要一笔极大的资金。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原本谈妥的一家美国投资公司停止了所有投资业务。

余杭区政府雪中送炭,送来了1500万元无息贷款。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周丹红
原标题: 在杭的海归人才90%以上集中在高端技术领域 高层次人才为何钟情杭州?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