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材料产业的“蔚蓝智谷”
17.07.2015 11:57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
站位创新“风口”,筑实新材料产业布局先发优势。作为全国首批建设的七个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之一,经过初创时期的艰苦努力,已初步形成了“做新材料来宁波、看新材料到宁波”的品牌效应。一有天时之利。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了宁波市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09-2020)等一系列政策,已连续举办10届“中国(宁波)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2014年起连续承办黑马大赛全球新材料行业赛,发起成立“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宁波正逐渐成为聚“黑马”、产“金蛋”的新材料“产业大港”。二有地利之宜。宁波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的“蝶变”,对新材料产业产生了强烈的催生效应,现已集聚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1299家,涌现出韵升、中银电池、博威、江丰电子、万华等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高成长性领军企业,产业规模超千亿元,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营养充沛的“母体”。三有人和之基。宁波走出了一大批蜚声中外的甬籍院士,孕育了一大批工商界巨子,现今以“天使之城”之名又汇聚了充足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以及丰富的民间资本。
着眼超常发展,释放新材料产业高端智力“核聚效应”。宁波要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必须集聚一大批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智力,助推宁波新材料产业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高端“一站到底”。一是助力“顶层设计”。充分借助和发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科研机构优势,多在平台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创新、体制创新等各方面建言献策。二是倾力做强“长板”。要引导区域内“大院大所大企”以新材料产业高层次人才引进为突破口,专注“长板”领域、推动特色发展,瞄准磁性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高分子功能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四大优势细分产业和石墨烯、碳纤维两大革命性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集中力量做好“专、精、深”文章,实现宁波新材料产业真正由大到强。三是加速“齿轮联动”。技术与市场,好比“轮”和“齿”的关系,只有精密咬合、互动联动,才能做大做强。宁波需要继续发挥好新材料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作用,以产业人才为纽带,加速研发成果转化,大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共赢,加快“才·富”有机结合,发挥知名投资机构作用,运用众筹模式建立新材料产业基金,有效构建人才、科技、资本、产业“四位一体”无缝对接大格局。
打造“蔚蓝智谷”,点燃新材料产业的“动力引擎”。“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实现新材料产业高地建设目标,必须牢牢把握创新驱动、人才支撑这一根本路径,顺应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所特有的海洋、海港、海湾、海天等城市特质,构筑高端人才荟萃、创新要素集聚、创业激情涌动的“蔚蓝智谷”,以此支撑和引领新材料产业的腾飞。一要以高瞻远瞩的视野选人才。以制订人才工作“十三五”规划为契机,编制含金量和集成度高的人才发展新政,研究出台“3315计划”引才政策升级版,建立海外孵化器,到国际创新前沿发现引进新材料产业所需的各类高端人才,进一步提升人才优势与宁波新材料产业的契合度,同时不断完善基于高端人才成长需求的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全力营造“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良好氛围,创设最优的创业创新生态。二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用人才。以宁波新材料科技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宁波“千人计划”产业园等“一城一所一园”为基地,依托“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继续举办百家高校材料学院院长论坛,开展全国百家高校共建科技城行动,加大力度引进设立新材料领域知名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深化建设海创基地、留创园、大学生创业园、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平台,让新材料创业创新人才有“圆梦舞台”。三要以呵护备至的关爱助人才。将市县两级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服务联盟建成联系服务人才的“黄金平台”,健全“政、产、学、研、金、介、贸、媒”跟踪式服务链,做好全程全方位优质服务,让高端人才安心创业、放手发展。
来源:浙江日报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
17.07.2015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