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文教之间的“围墙”

28.06.2016  22:30

  

  在听完阅读讲座之后,学生们纷纷来到少儿馆安静地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体验图书馆浓浓的阅读氛围。邬 倩 摄

  “快看,这是《猫和老鼠》!”“你听,这是哪部动画片的配乐?”……银幕上动画片《猫和老鼠》的精彩片段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耳畔响起的一首首中外卡通片主题曲则引发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近日,一堂剧场里的音乐课在上海市嘉定区文化馆里以听觉和视觉双重享受的形式展开。这堂500名学生一起上的音乐课,名为《大古典·小卡通》,是嘉定区文化馆“百姓艺术课堂”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2016年嘉定区“文教之旅”活动中的一站。

  为提高青少年综合文化素养,促进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局与嘉定区教育局根据《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上海市文教结合2016年工作要点》和《嘉定区关于推进“文教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联手策划并开展了2016年“文教结合”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上半年活动于6月下旬刚落下帷幕,全区的学生、教师以及家长就已对下半年活动期待不已。

  此次文教结合系列活动中,嘉定区文化馆邀请市区多名艺术家带来了23场艺术课堂,涵盖动画、电影、歌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全区逾万名学生参与其中。据嘉定区文化馆馆长李辉介绍,艺术课堂的老师们通过现场讲述和演示,让学生在欣赏高雅艺术的同时,进一步了解艺术本身,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自第一堂课程开设以来,场场爆满,部分场次甚至还临时增加了座位。”李辉说。

  艺术课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课时和不同的课程内容:小学生的课时为45分钟,主要以培养其艺术感受力和进行一些艺术体验活动为主,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中学生的课时则设置为75分钟,以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爱好为主。“每场活动中,我们都会邀请学生上台与艺术家共同表演,在互动中加深对艺术的直观感受。”李辉补充道,“通过艺术课堂,让远在剧院舞台的高雅艺术走进课堂,激发学生们的艺术兴趣。

  文教结合活动期间,嘉定区图书馆利用自身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分别为全区幼儿园大班、小学二年级和初中六年级的学生设计了“图书馆之旅”“图书阅读课”和“爱上图书馆”系列“文教之旅”活动。

  充满童趣的图书馆动画宣传片《图书馆之旅》和《元日》、精心设计的馆舍参观路线、作家精彩的视频讲座、丰富多彩的图书馆应用培训等,让小读者们对图书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文教结合’的形式,很快让小读者们体验到图书馆浓浓的阅读氛围,从而使孩子们认识图书馆、爱上图书馆并由此喜欢上阅读。”嘉定区图书馆副馆长黄莺兴奋地说。菊园幼儿园大二班一名平时比较淘气的小朋友在看完动画宣传片《图书馆之旅》后,径自走到一名图书馆管理员面前问,能不能办一张读书证?这让一旁的老师欣喜不已。迎园小学二年级学生何田田在“图书阅读课”上听完《活了一万次的猫》和《爱德华的奇妙之旅》的讲解后,滔滔不绝地向家长谈起自己的观后感。何田田的带队老师张燕表示,“文教结合”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认识阅读和喜欢阅读,在她们幼小的心灵播下阅读的种子。

  黄莺告诉记者,嘉定区图书馆上半年为学生举办了180余场活动,每次都能看到学生在活动结束后抱着书本不愿离开的场景。叶城幼儿园184名参加“图书馆之旅”的小朋友中,竟有55名在活动结束之后让父母前来图书馆办卡。“让我们吃惊的是,他们中不少人已经学会了使用图书馆的自助借还机,并且清楚地知道去哪里找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

  将博物馆变成历史课堂也早有先例。此次,嘉定博物馆新馆携手嘉定孔庙,为嘉定区内四年级的小学生带来一堂博物馆里的历史课。根据四年级学生认知和接受能力调整的讲解词、特别设置的“博物馆趣味问答”等,激发了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讲课中间互动频繁,讲课结束后还对讲解员讲到的历史知识进行了热烈讨论。”博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还有不少学生听说有校友参加了博物馆讲解队,也跃跃欲试地表示希望加入其中。

  此外,嘉定区的美术馆、大剧院等也纷纷参与到文教结合活动中:韩天衡美术馆带领初中学生感受书画、篆刻艺术的魅力;保利大剧院为高中艺术特长生准备了高雅艺术演出;区非遗保护办公室将区内各级非遗项目设计制作成展板送进校园巡展……嘉定区文广局副局长姚强认为,学生教育仅限于书本知识和传统课堂是远远不够的。缺少“”的“”是无力的,离开“”的“”是虚无的。“文教结合”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打通了文化部门跟教育部门之间无形的“围墙”,真正实现了文教资源的共建共享。“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有效整合两者的资源,将更多优秀的文化成果送入校园,探索与教育界的深度融合,增强双向服务文教事业发展的能级,全面提升师生人文综合素养。”姚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