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余额首破1.5万亿 “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

06.04.2015  13:35

  4月1日两融余额达1.52万亿,沪指突破3800点剑指4000关口;“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发布,新疆城建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
  3月28日,全球瞩目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正式发布,为炽热的资本市场再度增添一把火。
  受此影响,沪深两市3月30日小幅高开,全天震荡上行,双双再创新高。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涨2.59%,报3786.57点,剑指3800点大关。
  当日,包括新疆城建(600545.SH)、西部建设 (002302.SZ)等在内共有25只“一带一路”概念股集体涨停,“一带一路”也就此打开了上证指数的“筑梦空间”。
  在接下来的数个交易日内,沪深两市继续震荡上行,不断创下本轮反弹以来的新高。
  4月3日,上证综指盘中上摸3855.03点,再度创下7年多以来的新高,距4000点的梦想也仅有一步之遥。
  而作为“一带一路”的先锋,新疆城建上周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全周暴涨46%;西部建设也收获了3个涨停,全周涨幅同样超过了40%。
  股票市场持续火爆的背后,是新增资金的持续流入:数据显示,4月1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达到了15183.91亿元,首度突破1.5万亿大关。截至4月2日,这一数据被再度刷新至15382.97亿元,今年以来累计增加了逾5000亿元。
  与此同时,次新股 、高送转等题材股也继续活跃。其中,蓝思科技 (300433.SZ)自上市以来已经连续13个交易日涨停,并于近700亿元的市值跃居创业板第二位。
  “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
  沪指再创7年新高
  “最近股市涨的太厉害,都不敢追了。”资深股民老孙叹道,“股市以前跌的时候没人买,涨起来想它调整都难。”
  老孙其实道出了很多老股民的心声。在熬过了7年的熊市之后,很多上一代的股民出现了解套的机会,也有一部分股民选择了获利了结,毕竟“被套怕了”。
  不过,自去年7月份沪指从2000点附近大涨以来,指数不到半年就突破了3000点大关,而近期更突破了3800点,剑指4000点整数关口。
  3月30日,沪深两市小幅高开,全天震荡上行,双双再创新高。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涨2.59%,报3786.57点,剑指3800点大关;深证成指涨2.48%,报13193.32点。沪深两市当日大涨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一带一路”。
  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区域上,此次‘总体规划’对各省份在‘一带一路’规划中的定位予以明确。我们认为,新疆和福建两个核心区域提法最值得关注。”中信证券对此发表点评称,“其中,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福建则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相当于两省分列‘一带’和‘一路’的战略起点,相关区域的投资机会尤其值得关注。”
  自2013年9月和10月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概念以来,历经一年半的时间,丝路基金、亚投行、大型央企合并等各项前期工作快速推进。至今,全球瞩目的“一带一路”总体规划正式出台,资本市场同样为之欢呼。
  当日,包括新疆城建、西部建设等在内共有25只“一带一路”概念股集体涨停,“一带一路”也就此打开了上证综指的“筑梦空间”。
  3月31日,沪深两市跳空高开,但随后在获利盘的打压下震荡下行,收盘双双翻绿。其中,上证综指收盘跌1.02%,报3747.90点,盘中一度上摸3835.57点;深证成指跌0.25%,报13160.66点;创业板指则逆市大涨1.95%。
  不过,调整仅仅维持了一天。
  4月1日,沪深两市小幅高开后震荡上行,收盘双双大涨。其中,上证综指收盘涨1.66%,报3810.29点,站上3800点大关;深证成指涨1.78%,报13394.72点;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也分别大涨2.99%和2.84%,双双再创历史新高。
  此后两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延续震荡向上态势。
  4月3日,上证综指盘中上摸3855.03点,再度创下7年多以来的新高,距4000点的梦想也仅有一步之遥。
  而处于一带一路核心区域的新疆城建、西部建设等个股则一飞冲天:新疆城建上周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全周暴涨46%;西部建设也收获了3个涨停,全周涨幅同样超过了40%。
  资料显示,新疆城建主营业务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城市源水供应、房地产开发与销售,“基建+新疆”是其受到市场热捧的主要原因。
  4月1日,新疆城建因“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20%”登上交易龙虎榜 。公开交易数据显示,最近3个交易日之内该股受到了游资的热捧。
  其中,中国银河证券绍兴证券营业部、兴业证券西安朱雀大街证券营业部和华泰证券成都蜀金路证券营业部等三大营业部在最近3个交易日内买入金额均超过了1亿元,分别为1.63亿元、1.31亿元和1.02亿元;而在卖出席位方面,中国银河证券绍兴证券营业部在最近三个交易日内卖出了1.37亿,也是唯一一个卖出金额超过1亿元的营业部。
  主力买入与卖出力量如此悬殊,该股在此期间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便不足为奇了。
  “一带一路是一个中长期规划,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相关概念都会反复活跃,可关注实质受益的股票。”深圳一位私募负责人据记者表示。
  “一带一路受益公司主要从区域和行业属性两个维度来寻找。”东方证券邵宇也表示,“首先处于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地域的上市公司将直接受益,如新疆、云南、广西、福建、西藏和上海等。其次从行业属性上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为欠发达国家,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城镇化程度较低,基建需求最为明显,因此大基建行业最先受益。”
  题材股百花齐放,
  蓝思科技冲击创业板第一股
  大盘指数一天一个新高,创业板和中小板同样不甘示弱。
  4月3日,创业板指数大涨1.42%,突破2500点大关,再创历史新高;中小板指也大涨1.07%,同样创下了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场外资金仍在跑步进场。
  数据显示,4月1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达到了15183.91亿元,首度突破1.5万亿大关。截至4月2日,这一数据被再度刷新至15382.97亿元。
  而就在今年的1月1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也仅仅只有10379.27亿元,短短3个月的时间就增加了逾5000亿元,资金进场节奏惊人。
  次新股和高送转概念由于其快速赚钱效应,正受到越来越多资金的关注。随着3月中下旬一批新股的集中上市,一轮新的造富运动也随之展开,每天动辄20余只次新股涨停早已不是新鲜事。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蓝思科技。资料显示,蓝思科技经营范围是研发、生产与销售光学镜片、玻璃制品、金属配件、TFT-LCD、PDP等。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湖南省浏阳生物医药园,属苹果概念。
  3月18日,蓝思科技正式登陆创业板,发行价22.99元。上市首日,该股毫无悬念的大涨44%,报收33.11元。随后,蓝思科技开启了连续“一字”涨停之旅。
  截至4月3日,蓝思科技股价突破100元大关,报收103.93元。至此,公司总市值也达到699.82亿元,跃居创业板总市值第二位,距第一位乐视网 (300104.SZ)743.53亿元已不到50亿元。
  按照目前次新股动辄连续涨停的走势,蓝思科技取代乐视网成为“创业板第一股”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除了次新股,高送转概念也是另一个市场关注的焦点。理财周报此前就曾重点提示高送转概念股的投资机会,上周来看高送转依旧是游资的最爱。
  3月30日晚间,万邦达 (300055.SZ)公布实施10转20派0.6元的高送转方案日程:股权登记日为2015年4月3日,除权除息日为2015年4月7日。
  受此消息影响,万邦达3月31日开盘即涨停,并在随后的三个交易日内继续涨停,全周暴涨46.41%。短短半个月左右时间,万邦达的股价就已经翻倍有余。
  4月2日、4月3日,万邦达均登上交易异动龙虎榜。数据显示,参与操作该股的资金清一色为游资,没有任何机构的身影。
  其中在4月3日,海通证券上海市玉田支路证券营业部、申银万国证券南通青年中路证券营业部,和国信证券广州东风中路证券营业部分别买入8704万元、6600万元和6537万元,三者合计就几乎相当于卖出前五席位的累计卖出金额。
  而在最近1个月之内,万邦达的交易异动席位上一共出了过9次机构,9次均为清一色的卖出,累计卖出金额高达2.71亿元,无一买入。
  事实上,类似万邦达在推出或实施高送转预案前后股价翻倍的故事并不新鲜,明显的赚钱效应也让游资对高送转股的追逐乐此不疲。
  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沪深两市推出每10股送转10股(含)以上的股票已经高达211家,其中超过每10股送转15股(含)以上的有42家,每10股送转20股的有9家,分别是朗玛信息 (300288.SZ)、万邦达、通鼎互联 (002491.SZ)、国祯环保 (300388.SZ)、海润光伏 (600401.SH)、赛象科技 (002337.SZ)、浩宁达 (002356.SZ)、隆基股份 (601012.SH)和金科股份 (000656.SZ).
  全面牛市启动,
  短期仍需注意震荡风险
  4月3日,沪深两市小幅低开,随后震荡最高,收盘再度翻红。其中,上证综指收盘涨1.00%,报3863.93点,站稳3800点关口;深证成指涨0.51%,报13494.64点。
  而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也分别上涨1.41%和1.18%,携手再创历史新高。当日,两市再度出现155只股票涨停,热点此起彼伏,板块轮番上涨,牛市依旧在继续。
  在“一带一路”的指引下,沪指正向着4000点发动攻势。不过,短线来看,仍需注意指数震荡的风险。
  4月2日晚间证监会公告,核准了30家企业的首发申请。数量超过了创业板创立时28只新股同时发行的数量,创下了A股的记录,对资金面的扰动不可小觑。
  “近期市场连续上攻,形成一波新的上涨趋势,赚钱效应也吸引大量资金入场,券商两融余额持续增长,为A股持续提供增量资金。”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对记者表示,“目前A股市场风格有望从小盘股转向蓝筹股,建议投资者从创业板转战绩优蓝筹股,获得更好的收益。预计在货币政策持续放松背景下,股市投资价值继续凸显,场外资金仍能保持流入状态,中长期A股仍有上涨空间和动力,‘改革牛’行情有望贯穿全年。”
  一带一路拟建在建工程规模达万亿 项目清单内部传阅
  “一带一路”拟建在建工程规模达万亿,地方政府闻风而动重大工程项目清单内部传阅
  期待许久的“一带一路”顶层设计方案终于出炉。
  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划定了中国经济对外发展的五条国际大通道,圈定了沿线18个省份,并将新疆、福建分别设定为陆海“两翼”核心区。
  借着这个契机,地方正掀起一股投资热。西部某省份一位官员据记者透露,由于此前流传的一份“一带一路”重点工程项目涉及该省份较少,因此他们正在发动全省企业上报“一带一路”相关项目。
  启动一批重大项目
  此前有消息称,中国将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发布“一带一路”实施方案,即将出台的“一带一路”规划将包括一份详细的重大工程项目清单。清单将规划未来几年将要签约、开工的项目,涉及铁路、公路、能源、信息、产业园区等总计几百项重大工程。
  而最终公布的只有一份顶层设计方案,未涉及重大工程项目清单。但据《华夏时报》记者此前采访获悉,确实存在这样一份清单,并且已在各省份中内部传阅,清单涉及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
  在商务部3月31日上午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也再次提到这批重大项目:“接下来商务部将和沿线国家加强沟通,共同推动实施一批重大的合作项目。”
  而这并不是商务部第一次提到“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早在去年12月就有过类似表述,“商务部将用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启动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尽快取得早期收获成果。”
  据悉,庆华集团和哈萨克斯坦合作的煤炭清洁利用项目就是这批重大合作项目之一。宁夏庆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雷据记者表示,这个项目是该集团董事长随同李克强总理访问哈萨克斯坦时签约的,大约投资30亿美元。
  3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安徽召开中部六省经济形势和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座谈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李朴民在会上提出,要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围绕“7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6大领域消费工程”和“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充实项目库。
  上项目,上大项目,几乎所有“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都行动了起来。上述西部某省份地方官员对本报记者透露,此前他们已见过“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项目清单,但令他们遗憾的是,尽管该地地处西部要塞,但涉及该省份的重大项目却并不多。现在他们正在发动全省企业上报“一带一路”相关项目,争取尽快搭上这趟快车。
  具体到各个地区,如何对接“一带一路”,以及谋划新项目,已经成为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比如青岛,围绕打造“一带一路”北方重要门户城市的目标,青岛市制定实施了《青岛市加快“走出去”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行动计划》,布局推进近80个投资贸易重点项目。而西安今年3月初,也发布了《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规划》和《西安欧亚经济综合园区发展规划》,并启动了第一批60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1155亿元。其中,有12个项目总投资在30亿元以上,有4个项目总投资在100亿元以上。
  新一轮投资热潮
  为什么“一带一路”让各地如此“疯狂”?答案可能就在这些数字里。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就列举了几个“抢眼”的数据:未来5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
  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各地方公布的“一带一路”拟建、在建基础设施规模已达到1.04万亿元人民币,主要包括重庆、四川、宁夏、江苏、海南、云南、陕西、广西、浙江、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广东、福建等省区市,其中,铁路投资近5000亿元,公路投资1235亿元,机场建设投资1167亿元,港口水利投资超过1700亿元。
  “就中国国内而言,‘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囊括了许多边境省份以及西部省份,这些地区多为不发达地区。而‘一带一路’战略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方面将会给这些地区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亚洲基金会研究员、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博士卞始园说。
  中国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表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前提,按照一般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为2至4年计算,2015年国内“一带一路”投资金额或在3000亿至4000亿元左右。考虑到基建乘数和GDP平减指数的影响,预计将拉动GDP增速0.2至0.3个百分点。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战略将涵盖44亿人口,GDP规模逾20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的63%和29%。管清友表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进入落实阶段,投资低迷的趋势可能出现逆转,中国经济的第四次投资热潮即将拉开序幕。
  不管各地方政府如何“疯狂”,企业仍然是受益“一带一路”的主体,也是服务“一带一路”的主体。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近日在中央企业规划发展工作会上表示,2015年中央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推进的“一带一路”等战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大规模的走出去,高水平的引进来,这些都是‘一带一路’带动的经济增长,企业家有很多新机会。”永隆银行董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2015中国绿公司年会发布会现场对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记者表示,作为一个企业家肯定要实现商业的新价值,进入新常态,可能会面临很多的矛盾,但是对于企业家来说,看到这些变化,看到新的挑战的同时,一定要看到我们面临的很多的机会。
  在国家推出“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之下,企业“走出去”的最佳时机已经出现。(.华.夏.时.报.)
  公募“一带一路”:新基金带旺增量 低估值小票受宠
  国内公募基金将为港股带来巨大增量。短期来看,在通过沪港通渠道投资港股的基金尚未发展起来时,QDII基金无疑是最大受益者之一。
  3月27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沪港通交易指引》(下称指引),允许内地公募基金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随即,中国保监会也于3月31日宣布放宽保险资金境外投资范围,允许投资香港创业板 .
  利好消息的不断刺激下,港股成交量连续攀升,屡创新高。3月31日,香港股票市场主板成交量高达1489亿港元,创下2008年1月以来的最高纪录。随后的两个交易日,香港主板成交量超过1000亿,恒生指数也于4月1日突破25000点大关。
  此前一直不温不火的港股通交投也日趋活跃。4月2日,沪港通下的港股通交易量创下近60亿港元的新高,再度刷新历史纪录。
  在港股市场如此活跃的形势之下据记者采访了包括博时、融通、广发、景顺长城、前海开源、华润元大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相关人士,以期呈现公募对于未来投资港股的真实态度。
  港股增量资金预期强烈
  自去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基本呈现“南冷北热”的态势,沪股通一片火爆,而港股通却门庭冷落。此次《指引》的发布,是否真能激起投资者对港股的热情?从公募的普遍态度来看,是比较肯定的。
  博时大中华基金经理张溪冈就坚定认为,“国内公募基金将为港股带来巨大增量。”其解释称,“随着证监会放开公募基金投资港股,会有大量国内新基金可投资港股,也会有相当一部分原有A股基金依照程序扩大投资范围到港股,所以新增资金的趋势是肯定有的。证监会此举也是有意将资金往南引,包括保监会发布规定称保险资金可投资香港创业板,以及未来深港通的推出和人民币的国际化,从大方向而言港股将迎来巨大增量资金是毋庸置疑的。”
  据记者透露,“一些海外资金已经蠢蠢欲动了,近日外资投行的一些交易员跟我们反馈,这两天欧美资金已经开始着手买港股。此外,一些中央级别的主权基金也很有可能对港股市场进行布局,资金增量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不过,张溪冈也表示,“5万亿公募基金投资港股这种说法肯定是夸张的,但是肯定会有一定增量资金。”
  同样,前海开源执行投资总监曲扬也认为新政策会带来港股市场的增量资金,但“5万亿公募投资港股”的说法过于夸张。
  曲扬谈道,“过去半年,A股上证指数涨幅高达90%,港股恒生国企指数涨幅不到30%,AH溢价率从-10%变为30%+。港股成为估值洼地,已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此时放宽公募基金和保险机构对港股的投资限制,有利于境内资本保值增值。南下资金是港股市场的增量资金,对港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的上升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可能带来港股资产价值的大幅重估。但另一方面,内地已发行的公募基金需更改基金合同才能投资港股,可操作性不高。南下增量资金将主要来自于以后新发行的公募基金,规模的增长需要时间。总体来看,上述政策利好港股市场,并随着新成立的公募基金规模的增长持续兑现。”
  融通国际业务部总监刘东则对增量资金规模进行了具体的估算。其表示,“粗略推算,按目前国内公募基金规模约1.3万,当中接近8000亿元为活跃基金,假若四分之一会参与南下投资,再假设新发公募产品规模约1000亿元,增量资金规模可望达2000亿-3000亿元。”
  不过,刘东认也认为市场对公募带来增量资金的预期可能过高。“无可否认市场对消息正面反应较大,不排除短线会为港股带来一定刺激作用,但我们认为效果有可能低于预期。始终内地股票型公募基金立即转战香港有点困难,首先公募基金需召开股东大会修改合同章程,另外现在A股牛气冲天,大部分基金的A股仓位已很重,不太可能立即将资金转移至香港。”
  景顺长城基金方面则认为,新政策对于港股而言长期利好是肯定的。其表示,“新政策将对港股流动性的提升形成长期利好,而且此次政策为港股引入的是内地机构投资者,理念和标的偏好与现有港股投资者比较契合。短期看也有情绪上的正面影响,引起北上资金回流预期,自新规公布以来,本周港股已持续几天上涨。目前来看,港股的估值优势比较明显,现在开放公募基金透过港股通投资港股,确实在投资安排上更为方便面对有估值吸引力的港股,相信机构投资者的需求会持续存在。”
  而广发基金表示,“不好判断整个公募对港股投资的热情度,股票的价格由预期来推动。港股市场估值便宜太多,无论A+H,还是不同的市场。港股是可以被激活的,从成交量来看,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今年会是港股的大年。”
  低估值港股最受公募偏爱
  具体到港股标的选择上,公募基金对中小盘低估值港股表现出了较大兴趣;而从行业来看,互联网+、科技、环保等行业较受追捧。
  融通基金刘东就据记者表示,“相对来说,我们更看好主营业务在内地但在香港上市的中小盘股票。因为香港市场主要是大型机构投资者主导,大小盘股流动性分化很严重,在目前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美联储有加息预期的背景下,港股大盘股涨幅可能不会很大。而港股机会更多是中小盘股票,尤其是互联网、高科技、环保概念的较好,相对A股价值优势显著。”
  而景顺长城基金方面则表示,”A股与港股在行业分布、市场结构上有强烈互补性,港股在油气服务、金融行业特色类(如资产管理)、地产特色类(如地产经营)、可选消费 (如鞋类、电影娱乐、博彩、餐饮等)、电信与科技(电信、互联网与软件)有更强势的品牌及更丰富的选择,其中有一些是A股的稀缺品种。
  具体到行业上,景顺长城表示目前较看好低估值的白马股和一些行业龙头公司,“从估值角度看,目前港股市场的金融板块更有吸引力,此外市场占有率高、拥有技术优势的龙头公司,如互联网、电子制造业、汽车、消费等行业也有许多优质公司。”
  此外,广发基金也认为中小盘比较有优势,目前比较看好TMT、科技、环保、医药等行业。
  广发表示,“挑选港股时会考虑估值、基本面、和A股比较下来的性价比。至于流动性方面,现在不会特别麻烦,大家预期有增量资金,存量已被激活。”
  不过,博时张溪冈认为,新政策对港股是整体有利的,“相对而言,港股中小盘可能吸引力更大一些,因为它流通盘小,容易涨,涨幅会高一些,但大盘股肯定也会受益。我个人看好TMT和环保行业,这方面优质标的比较多,发展空间较大。而除了估值以外,成长性是我个人较看重的因素,会选择一些估值与成长性比较匹配或者估值相对成长性偏低的公司。”
  华润元大基金也称,“港股与境内股市最大的差异,在于港股并无涨跌幅限制。也就是说,一些讯息的发布对于个股波动将会比境内股市更为直接,尤其对中小盘股更为明显。因此,若进入香港股市初期,可先偏重于企业体质较佳且估值较合理的股票进行布局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港股通的标的仅包括香港大盘和中盘股,所以即使小盘股与A股相比,同样有估值的优势,但尚不是现阶段港股通可以参与的投资标的。不过,业内认为,将来放开的可能性非常大。
  具备QDII资格公司先发优势强
  从实际投资来看,具备QDII资格的基金公司,由于更具海外市场投资优势,或将充当内地公募基金借沪港通投资港股的第一批生力军。
  日前,景顺长城基金公司就抢占先机,于3月26日正式发行了市场上第一只通过港股通来投资港股的主动股票管理基金——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基金,该基金可同时投资全部A股和港股通标的股票。
  资料显示,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为谢天翎,其既有A股基金投资经验也有QDII管理经历,目前管理着景顺长城资源垄断和景顺长城大中华两只基金。截至4月3日,其管理这两只基金的任职回报分别是38.08%和37.19%。
  显然,对港股方面多年的投资和研究促使景顺长城得以迅速先发制人。除景顺长城之外,前述多家基金公司对发行针对港股的公募产品都表现出了一定兴趣。
  融通基金刘东就表示,“我们一直密切关注港股的投资机会。目前,关于公募基金投资港股的细则尚未出台,比如港股没有涨跌幅限制,风险如何控制等有待明确。我们预计,从行业角度看,可能会有部分新发公募基金小范围小额度尝试,然后再逐步扩大。我们也会密切跟踪相关政策动向,做好准备。”
  广发基金也称,原A股基金若要扩大投资范围,还需召开持有人大会修改基金合同,这是个较大的阻碍,因此会考虑发行新基金以参与港股投资。
  而华润元大基金也谈道,“过去半年以来,境内股市的表现明显优于香港股市,投资人对境内权益型基金热度持续增温,但是,本轮牛市仍未走完,而香港股市具有落后补涨的机会。此外,公司股东方台湾元大宝来投信,对于港股具有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若发行针对港股的新基金,可与其他的现行基金进行差异化。”
  不过,短期来看,在通过沪港通渠道投资港股的基金尚未发展起来时,QDII基金无疑是最大受益者之一。而对于对港股有兴趣的投资者而言,一些业绩优秀的基金显然是不错的选择。
  从2012年到2014年三年期业绩来看,涨幅排在前三位的QDII基金分别是广发全球精选人民币、国泰纳斯达克100、大成标普500 等权重,涨幅依次是90.49%、74.71%和62.10%。此外,博时大中华人民币、华安大中华 、工银瑞信全球精选、华宝兴业中国成长、长信标普100 等权重5只基金的三年区间涨幅都在50%以上。
  若仅从今年一季度业绩来看,排在前五位的基金依次是汇添富恒生指数B、国泰美国房地产开发、泰达宏利全球新格局、华安德国30 (DAX)ETF联接和华安大中华升级,其中汇添富恒生指数B以10.98%的涨幅位居第一。
  整体而言,多家公募表示,无论是通过QDII渠道或是沪港通渠道投资港股,对港股的投研能力都是最重要的环节。

 

 

中国航空工业全球单体最大海缆项目投产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航空工业)消息,浙江新闻网
俄下周将恢复与4个国家空中通航
  20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签署命令,浙江新闻网
加拿大前总理约翰·特纳去世
  加拿大前总理约翰·特纳(John Turner浙江新闻网
浙江举行首届残疾人公益集体婚礼
  (原标题:浙江:首届残疾人公益集体婚礼举行 百浙江新闻网
浙江警方破获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
  (原标题:浙江警方破获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浙江新闻网
半山腰上的“地质文化村”走出致富路
  中新网绍兴9月19日电(记者 项菁)白雁坑村“浙江新闻网